減碳路線圖 各國一起受約束

 |2011.12.12
736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歷時兩周的聯合國氣候會議昨天通過一份邁向公約的路線圖,公約將首次把主要溫室氣體排放國置於單一法律架構下。

倘若如期於二○一五年批准,這項公約將自二○二○年起生效,成為對抗氣候變遷戰爭中的主要武器。

在南非德班舉行的世界氣候大會,原定九日結束,由於意見分歧,爭論不斷,九日通宵舉行高峰會議之後,十日進入「加時賽」。各國談判代表強忍疲勞、緊繃神經,持續奮戰,終於通過一份「二○一五年減碳路線圖」,所有排碳大國將首次共同接受具有法律約束力的碳排協議,以及為新一期的《京都議定書》簽署新承諾。

這次氣候大會的討論重點是,歐洲聯盟欲迫主要碳排國,如已開發國家和中國大陸、印度等快速成長新興國家,接受法律約束的減碳幅度。在此之前,各國一直未約束開發中經濟巨擘的碳排量。

歐盟這項訴求引發中國大陸與印度不滿。印度環境部長娜塔拉珍(Jayanthi Natarajan)稍早表示,印度不會因為各方要求聲浪,就不顧貧、富國間責任分擔的原則。中國大陸談判代表團團長解振華亦表示,支持印度的立場;他說,參加談判的各國應落實UNFCCC「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的原則。這兩個國家擔心全球碳排新約會箝制他們快速發展的經濟。

解振華也指控已開發國家升高對窮國要求之舉偽善,「我們正在做的事情,你們沒在做。你們有什麼資格跟我講道理?」「我們正在採取行動,我們要看到你們的行動。」不過他並未指名道姓。

草案最後以「獲各界同意的法律後果」取代其他名詞,搭起溝通橋梁。

一九九七年簽署的《京都議定書》是設定減排目標的唯一全球性條約。爭取開發中國家支持的的歐盟說,若有必要,可單獨簽署新承諾,換取首度讓所有國家一體適用的二○一五年協定。

另外,包括紐西蘭、挪威和瑞士在內的少數國家,可能在《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加入二十七國的行列。第二期的長度尚待進一步協商決定。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