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南訊】據統計,六十五歲以上老人,每十人中就有一人罹患老年性黃斑部病變。很多病患會誤以為是老花眼、或白內障、青光眼。奇美醫學中心眼科部主任郭淑純提醒,若未及時接受治療,視力可能二年內就衰退接近失明。
郭淑純表示,除了老化因素外,抽菸、遺傳、或心血管疾病患者,也是罹患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的高危險群。患者因黃斑部病變影響視野的中央部位,造成「愈想看什麼,愈看不清楚」。
她說,五十歲以上民眾,可定期利用簡便的「阿姆斯勒量表」自我評估,若看量表上的格線有模糊、扭曲變形、甚至中央部位有黑影或空缺出現時,應速向眼科醫師尋求協助。
郭淑純指出,治療老年性黃斑部病變可用傳統雷射光、或較新式的光動力等手術療法;健保局年初已通過注射藥物治療給付,符合健保局資格審查的病患,每人每隻眼睛可給付三針,每年可省下約十萬元醫療費用。
她說,黃斑部病變病患接受治療後仍需定期回診,由醫師追蹤,才能達到預期的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