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宜蘭訊】宜蘭縣五結鄉加豐米行的簡豐裕、張素雲十多年前繼承父親的農事經驗,以栽種出好吃的白米當成志向,今年由五結鄉公所和中國生產力中心協助,自行開發「家風傳稻」品牌,希望自己種的好米,能讓更多人知道。
簡豐裕夫婦原本經營電子工廠,十多年前放棄西進大陸的機會,回到出生的故鄉五結鄉,繼承父親的農事工作,開始種稻,先從育苗開始,每年培育三十多萬箱秧苗提供給各農戶,這幾年也開始經營「加豐米行」,收購鄉內稻米到中南部銷售。
這對夫婦很認真,一年到頭為農事而忙,每年耕作五十多公頃農田,栽種的稻米品種包括台梗十六號、台中三十號、香米七十一號、台梗九號,也有日本越光米;為了提高農事的效率,夫婦倆將多年來的積蓄投入,增添各種農機,也為了保存白米的好口感,增添了輾米、冷藏等設備。
他們不懂包裝,也不懂網路行銷,只是靠著口碑賣米,正好有個機緣,透過五結鄉公所牽線,中國生產力中心協助幫他們設計整體形象,以「家風傳稻」為稻米品牌。
只要鄉內有大型活動,夫婦不怕累,從頭站到尾,向來往的遊客介紹自家的米「家風傳稻」;張素雲說,五結鄉的環境很好,他們種的米好吃又新鮮,展售前一天才從冷藏櫃裡拿出來碾米、包裝,每包米都是他們認真的成果。
「這條路不好走!」簡豐裕說,種稻很辛苦,他們樂在其中,如何將好的米讓更多人知道,是他們未來要努力學習的,雖然兩夫妻快六十歲了,但他們願意繼續打拚,甚至開始學上電腦課,行銷好米讓更多人品嚐,洽詢電話:○九五八七八○六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