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苗栗訊】苗栗縣大湖鄉苗六○縣道上的十份崠茶亭,位在大湖鄉「挑夫古道」和出磺坑到關刀山間「出關步道」二條古道中間,日治時期由居民集資興建,堅固的石材保留至今,十年前公告為縣定古蹟,也是全台唯一列為古蹟的茶亭。
十份崠茶亭日治時期大湖地區農民都會把栽種的水果、竹筍等山產沿著古道一路挑往銅鑼、三義銷售,再買些民生必需品回家,古道途中就會在茶亭歇腳,附近居民自掏腰包煮茶放在茶亭供人解渴,也讓茶亭成為集貨和訊息交換中心。
「當年居民捐錢,還是幾毛幾毛的捐!」邱明喜說,原本茶亭上有捐款人芳名錄,根據老一輩印象,捐錢紀錄都是幾塊錢、幾毛錢,當年農民生活雖不富裕,但為了往來過路行人的方便,仍願意捐錢打造茶亭,精神令人感佩。
茶亭原本跟古道路面一樣高,但苗六○縣道開闢時路面降低近一層樓高,古今道路開闢的工法不同,造成如今有趣的落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