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罹患右側小耳症的劉欣,今年三月參加亞洲青年暨青少年擊劍錦標賽,在個人組及團體組均榮獲第三名的優秀成績。唇顎裂、小耳症的孩子因有先天缺陷,不是父母原本期待的完美嬰兒,但許多父母抱持要給孩子「最佳照顧」的心態來照顧,後來會反過頭來告訴基金會的社工「或許一開始不是那麼完美,但透過這個孩子的成長,全家人的心反而更加凝聚,好像因此更幸福了。」
昨天,羅慧夫顱顏基金會在台北舉行「北區得福親子運動會暨繽紛嘉年華會」,並且頒獎鼓勵。共有一百零六個顱顏(唇顎裂、小耳症)家庭,近三百人參與,其中有超過一百人獲獎。
外表文靜、就讀台東體育中學三年級的劉欣,跟其他人一樣面臨沉重的升學壓力,練習擊劍幫助她紓解功課壓力,集中精神面對各種挑戰,也讓她的擊劍技巧愈發成熟;台北市立教育大學音樂系三年級學生黃妤庭,在典禮上演奏鋼琴並自彈自唱,右側小耳症的她天生聽力較差,但她熱愛音樂的心未受影響,深知要比別人更努力,現在她已完成小耳症外耳重建手術。
劉欣昨天特地從台東北上,表演拿手絕活,帶來國內較少見的擊劍表演;她也將向現場還未接受手術重建的小耳症患者,分享她的經驗與術後美麗的成果,鼓勵其他患者勇於接受手術治療。
劉欣表示,原本覺得右側小耳症並沒什麼不好,加上考量到手術費用對家裡經濟會是一大負擔,因此從未想過要進行外耳重建手術;不過,在教練的鼓勵及基金會補助手術費用下,她去年終於鼓起勇氣接受兩階段重建手術。
基金會表示,從劉欣及黃妤庭的表現,可以讓人看到不完美的開始,只要願意努力,也可以有完美的結果,顱顏兒肯努力,透過早期的治療與學習,還是能跟一般人一樣自在學習才藝並擴展自己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