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開往汐止的六○五路公車,到南港路段,前座一位老婦人,突然叫著「我要找老鄰居!」一時司機、乘客,老老少少都把目光轉到她的身上。
老婦人個子瘦小、白髮蒼蒼、穿著簡樸,背著環保袋,眼光顯得很焦急。她說,很久以前,她住在南港,今天想起老鄰居,從三重搭車到南港,想探望老鄰居敘舊,但南港市容全都變了,她不知該在哪一站下車?
車上的人圍近老婦人,七嘴八舌、問東問西。老婦人說,只記得老家附近有座小廟、有棵大樹、有條小巷。司機很熱心地提供他所知的地勢,但有這種場景的路段,在都市邊緣比比皆是,這可難了眾人。
大家要老婦人再想詳細一點,老婦人一臉茫然,也說不出個所以然。司機問她,巷口是否有個麵攤子?老婦人回答說:「好像有」。司機把車停靠路旁站牌,對老婦人說,馬路對面好像有這樣一條巷子,妳下車看看,我們全車等妳,不是妳再上車,我們再陪你找。
老婦人步履蹣跚,搖搖晃晃下車,這時,有位中年婦人自告奮勇,陪她下車橫過馬路去找,老婦人終於看到熟悉的地形,也記起鄰居的處所,她向中年婦女點點頭,也向公車上所有人搖搖手,車上的乘客也搖手說再見,祝老婦人一路順利,訪友成功。
早年民眾對公車司機的印象,離不開「過站不停」,開車搖搖晃晃,問話愛理不理,興致來了還跟同業「賽車」,比快、搶客人。現在公車司機有耐心,問安稱謝站站停,還做許多額外服務。謝謝你!司機先生,台北也因為你們而改觀。(本專欄歡迎讀者投稿,來稿請註明真實姓名、身分證字號、戶籍地址、通訊地址、郵局或銀行帳號、聯絡電話,mail至mtnart12@merit-times.com.tw,讓我們一起點亮社會明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