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天下雜誌根據經濟力、環境力等五大面向,體檢二十三縣市(金門、連江因統計資料不足,未包括在內)城市幸福競爭力,昨日公布結果發現幸福指數最高,前五名為台北市、新竹市、宜蘭縣、澎湖縣、桃園縣;但南部縣市排名進步,顯見過去的「重北輕南」已漸改善。
這項調查分別從「經濟力」、「環境力」、「廉能力」、「教育力」、「社福力」五大面向進行「幸福縣市調查」;前十名中,北部縣市僅四個;南部縣市今年除了高雄市,還增加了台南市;離島澎湖和兩個東部縣市宜蘭縣、花蓮縣都進入前十。顯示長期以往施政重北輕南的發展,已漸漸獲得改善。
調查顯示,中小城市經濟力表現亮眼,第一名是台北市,台中市、高雄市分居第二名,而桃園縣、新竹縣、台中縣、宜蘭縣則名列第四。除北高兩大直轄市外,台灣明顯出現所謂的「園區概念都會區」。除了竹科,桃園縣二十二個工業園區也使桃園成為明日之星。南科的成長力道,也不容小覷。
人民可支配的所得,宜蘭縣民可支配所得比去年成長百分之十五,有二十四萬元;台南市、嘉義市也增加百分之十以上。宜蘭縣因北宜高通車,嘉義市、台南市則因南科的發展,都帶動三個地方的房價與消費人潮。
在環境安全的面向上,前十名集中在東部、離島地區,都會區只有台北市、桃園縣進榜。
在廉能力方面,台北市、澎湖縣、花蓮縣、新竹市、台中市的廉能力最獲人民肯定。教育力表現佳的的是台北市、新竹市、台南市、南投縣、台中市。金門縣長李炷烽、新竹市長林政則、新竹縣長鄭永金被票選為最關心下一代教育的縣市長。
至於社福力,則以嘉義市人工作、生活最平衡,有六成五的嘉義市民覺得工作並不累,也有八成二的人有足夠的時間陪伴家人、享受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