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車遊世界 傻傻往前衝 王前權 與 張靜宜

李碧華 |2011.11.20
2616觀看次
字級

文/李碧華

夢想有重量,不但挺重,還挺遠的。辭掉教職,單騎環遊世界的王前權與張靜宜二○○九年載著八十公斤的行李從台灣出發,一路往日本、澳洲、紐西蘭,加拿大多倫多前進,花了兩年,餐風露宿騎過三大洲。

人生無預警大轉彎

回到台灣,王前權埋頭整理資料,長髮披肩的張靜宜則回到崗位教鋼琴。她有張被太陽曬紅至今未退的圓臉,看來非常和氣,「我的第一志願其實是在家洗衣燒飯,有閒暇再教學生吹長笛、彈鋼琴即於願已足,這個願望再簡單不過,結婚證書蓋了章就可以實現,」但因為遇到從小性格就是傻傻往前衝、外向又好動的王前權,人生無預警的開始大轉彎。

「趁新婚孩子還沒出生,我們應該勇敢追夢。」因朋友介紹而正式成為戀人不久,決心打開視野的王前權就鄭重其事這麼告訴她,人生苦短,有夢最美,自己的一顆心繫在單車旅程上,非把世界騎透透不可。「如果只是環島,那倒還好!」張靜宜當時腦子裡先浮現台南有什麼親戚,屏東又有哪位同學可以寄宿之類的……,等聽到完整計畫才恍然大悟,台灣這小島,王前權早在念大學時就騎過,現在志向更遠大,要帶她走出台灣,騎向天涯海角。

為追夢努力做準備

說到就做到,除了加強體力訓練,他還回學校旁聽英文,相處裡,點滴都看到他為追夢在努力做準備,真的滿心感動。他還告訴她,「我的酪農工作消失了,一定要做一件事,來化危機為轉機,」那時他讀了一本遊記,是一個美國人光靠陌生人幫助就橫越國家的故事,讀完後讓他想在台灣如法炮製。

但是,「我不是很會騎腳踏車耶!」她輕輕吐出自己的猶豫,卻很快的被王前權的熱情掩蓋。那好吧,嫁他隨他,練一練就會了,沒有在怕,只是要以街頭藝人這角色靠表演籌旅費,應該沒辦法適應。

因為,科不科班的出身影響每個人處事的心態。

「靜宜是正統的鋼琴老師,對場合、氣氛、聽眾都有一定的要求,要她在街頭拋頭露面吹長笛,真的沒辦法。」王前權很了解妻子那藝術家要求完美的性格:「更何況安全問題也要考量,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女性要多小心。」

勇氣實力算國際級

王前權則自認口琴吹得不怎麼樣,藝不高,人卻膽大,只要硬著頭皮天天吹,就會吹得更好。騎腳踏車也是同樣的道理,張靜宜在台灣每天只能騎十公里,到日本進步到八十公里,而後紐西蘭是每天騎一百,最後一站多倫多已可騎一百三十,突飛猛進。

每騎到一地,王前權在地上擺妥當「缽」的安全帽,吹起口琴,以「托缽」精神籌募旅費,「在澳洲街頭募到台幣七萬塊,勇氣和實力都算是國際級」。張靜宜則把自己包得像肉粽,臉上的防曬乳也厚厚一層,獨個鑽進陌生的城市巷弄,採購三天左右的糧食,並且找到一個角落靜下來查詢簽證、行進路線等資料,這個補給大隊任務,「歐洲比較困難。」她說,自己一向害羞,語文能力也有限,碰到非英語系的國家就傻眼,她先一直聽、一直聽,真的聽不懂再去問王前權……。

心理調適也是一樣,一直擔心,一直害怕,也於事無補,倒不如抱著「既上路,反正一定要騎到終點」的勇敢,往前直馳,直到真的過不了關為止。

那一次是在墨西哥,動亂的消息在白天就緊揪在心內,到了晚上在郊外找營地,偏又無法完全隱敝,「天黑到看不見任何東西,只感覺有眼睛在遠處一閃一閃的看我們,整晚提心吊膽。」

蛻變成驃悍單車客

逼不得已才搖醒王前權訴說自己的不安,「像這樣麻煩他的例子並不多, 因為兩人一樣辛苦,我不能成為他的負擔。」張靜宜說。

兩年海外單騎,終於讓一個弱女子蛻變成驃悍單車客,兩人只吵過一次架,王前權將之歸類為「因為天氣太冷的關係,如果不是冷得受不了,靜宜會忍耐下來。」

那天是在一個澳洲小城,張靜宜不小心打翻一鍋麵,王前權接手過來,也沒說什麼,把麵擺在地上,很平常的動作,卻讓她崩潰大哭,覺得自己為食物奮鬥得這麼可憐:「老外對食物的接受度超強,居然可以拿起洋蔥就直接乾啃,好像吃飽就行,MY GOD!」

在海外吃太多吐司與馬鈴薯的王前權,回台灣後一看到就怕,而張靜宜的收穫則是,變得愛運動了,也愈來愈勇敢,以後還要繼續騎上鐵馬,一前一後馳過異國陌生的長路……。



王前權.張靜宜小檔案

王前權(圈圈),1976年生於中壢,台藝大美術系畢業;張靜宜,1980年生於台北,基督書院畢業,現任鋼琴老師。

夫妻騎車遊世界,自2009年9月從台灣出發,環島之後,又完成了日本、澳洲、紐西蘭、加拿大,經過10幾個城市,歷時2年。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