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迎接佛光山佛陀紀念館落成,十二月一日起佛陀真身舍利將全台巡境,其中十三日抵達新竹。
新竹法寶寺住持妙兆法師特別邀請新竹市及竹北市三十一個里、近五
百位里鄰長,十六日搭乘十二部遊覽車,在新竹市長夫人蔡靜鶯的帶領下,歡喜參訪佛光山及佛陀紀念館。
抵達佛館,一行人不由得出聲驚歎:「哇!好壯觀!」、「第一次看到這麼美的建築!」、「這是在台灣嗎?好像到印度呢!」、「星雲大師好了不起!」讚歎聲、相機拍照聲,此起彼落、不絕於耳!看完佛館的影片介紹,聽著導覽員生動講解豐子愷《護生畫集》浮雕壁畫,大家佇立在萬人照相台上,前瞻佛陀、旁觀八塔,雖然細雨淋濕了衣衫,大家仍然高興地在雨中留下最美的身影,期許佛館早日落成。
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在傳燈樓與他們會面,娓娓述說六十二年前在青草湖靈隱寺掛單,與新竹結緣的往事,並以「不忘初心」、 「不請之友」、「不念舊惡」及「不變隨緣」四句話勉勵來訪的里、鄰長。
星雲大師指出,「不忘初心」出自《華嚴經》,告訴大家要不忘記最初的發心、用心,做任何事只要心甘情願就會產生歡喜;「不請之友」摘自《維摩詰經》,菩薩及義工就是不請之友的最佳寫照,勉勵與會者要當民眾的好朋友,自動上前幫忙;「不念舊惡」緣自《八大人覺經》,一般人易於記仇不記恩,佛法就是要我們學著不念舊惡;「不變隨緣」節自《大乘起信錄》,我們行事時,在道德、人格上應把握不變的原則,但也要有隨緣的性格,好事要隨緣,不好的事要有原則。
接著,大師以金代禪師種蘭花不是為了生氣,及信徒從年輕住持與老和尚的對話中體會「無紛爭、對立而達和諧」的故事,告訴鄰里長們要以和諧、服務之理念,來照顧民眾。
大師亦介紹佛館有集教育、文化、藝術及美感於一身的功能,甚至迴廊的故事都深具教育意味,「佛館不收門票,還提供平安粥。佛館乃十方共建,不是我的,不是佛光山的,有需要的人都可以使用。」邀請大家回去新竹後,可以多多推廣到佛館進行戶外教學等活動。
新竹市長夫人蔡靜鶯表示,她曾參加珍寶入地宮的盛會,當場感動莫名,她感謝妙兆法師再度帶著大家回山,「如今眼看佛館即將落成,獻上最衷心祝福!」
妙兆法師則感謝市長夫人帶隊回山參訪,竭誠歡迎每個里或鄰組團到佛光山及佛館參觀,並請里鄰長們於十二月十三日當天,務必邀請里民一同恭迎佛陀真身舍利,為市民祈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