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疏失、問題爆不完的桃園國際機場,終於在地勤車輛撞到即將啟程前往夏威夷參加APEC會議的部長座機而引爆。
日前,立法委員質詢交通部長毛治國,表示桃勤超時加班,從每月六十九小時至九十一小時都有,嚴重違反勞基法不得加班超過四十六小時的規定。毛治國表示,請立委提供資料,一定徹查。
別以為地勤超時工作,問題不大。日本作家山崎豐子在其長篇小說《不沉的太陽》中,便以社會寫實筆法,深入探討、剖析日本史上最大空難,當時的死亡人數超過五百人,僅四人存活,空難原因,就是地勤與維修人員超時工作。
過勞,造成身體與精神狀況不佳,加上航空公司給與地勤與維修人員檢查飛機的時間太短,最後導致疏失,造成遺憾。
超時工作的過勞問題,放在一般服務業或製造業,可能令顧客不悅、工廠廠房停擺,甚至過勞當事人受傷,然而,像飛航、醫療等工作者,若長期過勞,會導致專注力渙散、判斷失誤,最後造成的影響,可能是乘客或病患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脅。
政府有意在勞動工時上放水,讓資本家能夠非法剝削員工,過去的資本家還算是有所節制,可能只是剝削員工每天一、兩小時的加班時數。
然而近年來,愈來愈多企業主受美式新自由主義影響,不斷追求壓低成本、提高效率,要求一個員工扛起兩個人的工作,甚至還有所謂的人力專家呼籲勞工要忍耐配合,以免丟掉工作。
筆者認為,就算政府不打算全面控管各產業的勞工過勞與非法加班情況,至少也應該積極介入控管高風險或牽涉人命安全的特定產業工作者的過勞情形,千萬不要等到發生大空難再做檢討,到時候,恐怕就不是道歉、認錯或賠償就能了事的!
王達通(台北市/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