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今年暑假,陽明大學醫學系學生遠赴尼泊爾,為當地小喇嘛進行一個月的義診與衛教,看到他們把握每個求知機會,讓大學生更加重視自我專長的培養。
陽明大學國際衛生醫療計畫,暑假號召一百六十多位醫學系學生,遠赴尼泊爾、印度拉達克等偏鄉國度進行衛生醫療服務;其中,醫學系學生陳冠林一行人前往尼泊爾,為當地寺院的小喇嘛義診、教授英數課程和簡單的醫療包紮。
陳冠林表示,尼泊爾許多家庭經濟不好,家長將孩子送到寺院,只為求得學習與溫飽。寺院戒規森嚴,小喇嘛不像台灣孩子有那麼多學習機會,寺院學生展現積極求知欲,對英文、數學都有興趣,「下課還搶著多練習題目。」
為小朋友健康篩檢時發現,一位小喇嘛已十四歲,疝氣竟未處理,因當地無例行健康檢查,小喇嘛習慣忍痛,再拖下去,很可能腸壞死。隊員急得四處為他籌醫藥費,醫學系廖柏翔還陪伴進行手術。
寺院房間光線不足,學生只能窩著看書,近視比例近四成。陳冠林說,小朋友沒錢配眼鏡,他們用學校的部分補助買眼鏡。「當小朋友戴起眼鏡,清楚地看到眼前世界的那股興奮樣,令人難以忘懷。」
醫學系學生臨別看到小喇嘛繪製「唐卡」,用剛學到的英文寫著「I miss you、You go I will cry」,陳冠林哽咽地允諾小喇嘛,「未來,一定成為很棒的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