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南訊】剛獲得成大名譽博士學位的美國國家科學院副院長芭芭拉施哈爾,昨天鼓勵學生跨領域學習,「魔鬼粘就是這樣發明出來的!」同時要做超乎自己所能的事,挑戰新事物,才能在競爭中脫穎而出。施哈爾也發現,台灣學生不像傳聞中的害羞與被動,相當積極,出乎她意料之外。
六十四歲的芭芭拉施哈爾,是美國第一位女性的國科院副院長,從小喜愛植物,拿到耶魯博士後,成為演化生物學家,成大日前頒發名譽博士給她,她來台授獎,昨天與成大學生對談。
學生問到,已讀到大學,還找不到有興趣的科目,「會不會很危險?」施哈爾說,這很普遍,很多大學新鮮人、甚至已跨入社會的年輕人,都不知道想要什麼,有人原本讀醫,後來才發現對哲學有興趣,這很平常,不必太著急。
她鼓勵學生,應多接觸不同領域,才能了解自己的天賦、興趣;在全球化時代,跨領域學習非常重要,只專攻一門學問,不足以面對競爭。
例如:大家常用到的「魔鬼粘」,就是生物結合工程設計出來的產品,一位瑞士的電機工程師在拔掉黏在夾克上的芒刺後,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才開發出這項世界性產品。
施哈爾給學生三個建議:第一、找自己喜歡的事,才能在工作中獲得成就感;第二、對工作負責,也對自己負責;第三、做超乎自己所能的事,挑戰新事件才能脫穎而出。
還有學生問她,要如何克服上台演說的緊張,施哈爾表示,以自己教書為例,起初在課堂上很緊張、甚至胃痛,持續多年,情況就好多了;學生要多練習、多參加口語訓練課程,時間久了,就能成為傑出的演說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