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人間社記者陳璿宇
【人間社記者陳璿宇大樹報導】佛光山慈悲基金會為培養優質的菩薩義工,十二日於佛光山福慧家園三好樓舉行「二○一一義工暨慈悲委員歲末研習會」,邀請監獄教誨師楊麗華、高雄醫學大學副教授陳政智、妙仁法師、前彰化市彰安國中陳秀連老師授課,全台一百五十位慈悲委員與義工參與研習。
佛光山寺住持心培和尚因三壇大戒無法前往,佛光山慈悲基金會執行長蕭碧涼代表心培和尚,分享其修行隨筆〈心法〉作品,指出「佛法者,心法者,心無所住者是也,因無所住故任運自在,能洞察一切因緣真實相,真實相即是無相,證無相者能合光同壁,顯大慈悲,應化世間,拔濟群生。」向菩薩義工獻上最高的敬意。
中華福報生活推廣協會理事長陳順章致詞表示,星雲大師常說:「一個人可以什麼都沒有,但不能沒有慈悲。」慈悲基金會從老人公寓、崧鶴樓、到監獄布教、義診等社會服務,大家奉獻心力,希望改善社會風氣,於生活中落實星雲大師提倡的「五和」—自心和悅、人我和敬、家庭和順、社會和諧、世界和平。
陳政智認為「義工團隊動力的促進與引發」,在於做義工的利益,是求得對社會、民眾的服務利益,除了必須思考服務對象的需求導向,還要懂得人的管理,運用義工帶領的方式,讓義工有意願、有能力發揮其專長,還要透過聯誼增加彼此的溝通,提升義工的精神層面。
「我最棒!我OK!行三好就有好人生。」陳秀連示範老年人的「音樂輔療教學」,教導大家即使沒有音樂,也能巧妙運用手指、雙手雙腳為樂器,拍打出美妙的節奏,讓經絡細胞活起來。陳老師強調,藉由愉快的良好互動,讓老人能夠再次融入社會人群,遠離孤獨、煩惱與失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