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百年筆陣-- 創造兩岸和平談判的籌碼,此其時矣!

陳朝平(資深媒體人) |2011.11.15
954觀看次
字級

喬治華盛頓大學「中國政策計畫」主任沈大偉,在美國世界事務協會舉辦的一項討論中國影響力的座談會強調,近幾年來,兩岸關係已出現巨大變化,美國需要重新檢討對台政策,特別是軍售政策。他表示,所有外交政策都應該隨時重新評估,而不是把政策設定在「自動駕駛」的狀態。言下之意,從一九八○年迄今以《台灣關係法》為基礎的美國對台政策,應該要解除「自動駕駛」狀態了。

類似沈大偉的論點,近年來已成了美國外交學界的熱門話題。議論的邏輯,著眼於中國崛起以及兩岸關係大幅改善,以《台灣關係法》為基礎的美國對台政策,已到了必須重新檢討的時候了。

無獨有偶,十一月十日《紐約時報》言論版刊出一篇「放棄台灣,救美國經濟」為題的投書。曾任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國際安全研究員的作者保羅‧肯恩主張,歐巴馬政府應該關起門來和北京當局協商,以中止對台軍售及軍事協助,交換中國勾銷對美國的一點一四兆美元的債務。肯恩認為,就象徵和戰略意義而言,台灣是中國最優先的要務,他的主張對北京當局具有吸引力,且可以讓台灣逐步走向和中國統合之路。

對於這項棄台主張,包括美國國務院亞太副助卿薛瑞福等人都批評「天真危險」;依我之見,肯恩的天真在於將美中台三角關係過於簡化,不僅如此,想用幾十億的對台軍售來換取勾銷一點一四兆美元的債務,是把「軍售—經貿」的槓桿作用,操弄得過頭了。事實上,美國對台軍售的內容,有如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正如北京清華大學當代國際關係研究院長閻學通所說的:「就像是買汽車保險」一樣,「一旦兩岸真正發生衝突,這些武器根本用不上,是廢鐵一堆。」現階段,北京當局對美國軍售台灣,其實是不放在眼裡的;北京當局絕無可能用一點一四兆美元債券來換取美國停止對台軍售。

儘管如此,我們卻不能不正視美國智庫和學界近期興起、此起彼落的「重新檢討對台政策、包括軍售政策」的呼聲。畢竟,《台灣關係法》經過了三十年,時空環境多有變化。國際政經情勢從兩極變為多元,東西冷戰結束、共黨國家集團瓦解、歐盟成立、中國經濟崛起、東協成立、全球歷經多次金融風暴,導致世界經濟勢力版圖重新畫分,兩岸關係也由對抗轉向和平競爭,在這樣的背景環境下,我們還能繼續抱持著《台灣關係法》,讓中美台三角關係繼續自動駕駛?繼續奢望美國軍售防衛性武器給台灣?繼續遊說美國國會相信台灣需要防禦中國大陸?

在可預見的未來,兩岸關係究竟會如何發展,無人可以回答。不過,兩岸關係,不能戰,就要和;換言之,任何會導致兩岸兵戎相見的政治或政策主張,均非選項。依此邏輯而論,和平就是兩岸的最大公約數,至於維繫兩岸和平的政治主張與政經結構安排,其實就像是光譜,從左到右,有無限多的想像空間與可能。只可惜,台灣長期沉溺於藍綠鬥爭,幾乎無人關心或思索這樣的問題;大陸則囿於意識形態除了一國兩制,也缺少創造性的思想靈活度。

從二戰結束以來,兩岸分裂的事實,使得台灣長期來成為美國外交政政策的棋子;但是,隨著國際政治經濟的解構,台灣這顆棋子,已經成為美國對華外交政策中的一顆廢棋,無足輕重。在新的情勢下,與其等美國將台灣作為籌碼與北京交換利益,不如自我創造與大陸談判的籌碼與價值。像是最近馬英九提出的兩岸和平協議,或許可以看作是一個嘗試。這個嘗試,不應該僅僅是選舉造勢的工具,更應該在選後,認真研究,仔細規畫,為兩岸下一代的和平,創造有利的條件。至於對兩岸和平協議嗤之以鼻的人士,若不是鼓吹兩岸終須一戰,也請提出兩岸都能接受的維繫兩岸和平的具體建議。

創造兩岸和平談判的籌碼,此其時矣!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