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凱平(安睿證券投資顧問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我想請大家來做一個關於財務偏好的小測驗。底下有兩個問題,兩者都有選項A和B,請分別在兩個問題中,選擇你比較能接受選項A或是選項B:
問題一:想像你忽然得到兩萬元,而且可以在底下兩個選項中再選擇一個。
A再多得到五千元; 或是
B賭一下,有百分之五十的機率再贏一萬元,而有百分之五十的機率什麼也沒得。
問題二:想像你忽然得到三萬元,而且可以在底下兩個選項中再選擇一個。
A直接損失五千元; 或是
B賭一下,有百分之五十的機率損失一萬元,而有百分之五十的機率沒有任何損失。
請問兩個題目,你各自會挑選哪一個選項呢?
來看看當初進行這個測驗的時候,大多數人的選擇是什麼。首先,大多數的人(可能也包括你我在內)並沒有特別注意兩個題目的實質內容,因此會覺得兩個題目問的東西是不一樣的。在這樣的情形之下,大部分的人在第一題會選A,那是比較確定的選項;而大部分的人在第二題會選B,這是賭一賭,碰運氣的選項。
但事實上,如果仔細看一下兩個題目,會發現這兩個問題是一樣的。兩個問題的A選項,其實都是確定會得到兩萬五千元,而兩個問題的B選項,都是有一半的機會得到兩萬元,一半的機會得到三萬元。比較理性的人,會從他們實際會得到的東西出發,發現兩個問題是一樣的。但是就如前面說的,大部分的人並不會發現兩個問題相同。
多數人在問題一中會挑選A,是因為他們喜歡確定能多收到五千元而不願意冒險發生損失;而多數人在問題二中會挑選B,則是因為他們不喜歡確定損失五千元的感覺,讓他們寧可為了避免損失的感受而賭一把。
我為什麼和大家分享這個測驗呢?因為這是一個很好的例證,讓我們看到大多數人在處理錢財時,其實往往是受情緒左右的。近日國際金融市場受到各種關於歐債的「消息」影響,震盪頗為劇烈,常在一日之間便有相當的漲跌幅度,事實上,這也是國際間投資人的情緒影響,但是這些表現,都和投資本質無關。聰明的投資人,可別讓這些表面的波動給影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