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宜蘭訊】南興社區早年因為位於冬山河中上游流域,居民有七成務農,隨著時代演進,社區成為冬山鄉主要的教育、行政中心。為保留地方歷史,三年前決定以「牛」為元素,推出皮雕手工藝,取名「玩皮館」。
宜蘭縣冬山鄉南興社區媽媽在「玩皮館」內拿著木槌與工具,小心翼翼地在皮革上敲槌,將各式印花壓印在皮革表面,原本平滑的皮革上頭,多了許多不一樣的線條,有些是花朵樣式、有些則是幾何圖騰。
「上色要比雕刻更小心。」社區媽媽何沛珍仔細地倒出皮革顏料,在淡黃色皮革上擦拭,原先雕刻壓印上的圖案,由於緊實度不一,顏料吸取程度就成了皮雕鮮活的關鍵。
三年前南興社區接受勞委會輔導,開始進行文化工藝產業永續經營計畫,每年都有十位中高齡失業的社區媽媽投入皮雕訓練、生產,讓她們原本看似黯淡的生活重新有了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