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瑞娟台北報導】健保局十月開始,新增十項不予支付指標,包括同一醫院同一病患體外震波碎石術施行超過六次以上,以及銀杏葉粹取物、中耳炎部分抗生素藥物、非類固醇抗發炎劑(COXⅡ)等。若處方率居於同儕極端值,或處方不當比率過高,健保皆不予給付。
健保局一醫審小組主任高資彬表示,根據九十三年的統計,一年進行體外震波超過六次者,約僅有千分之四,這項措施是提醒醫師、病患,如果體外震波不具效果,或許應考慮手術或改變治療方式。
許多人認為有改善末梢血行障礙效果的銀杏葉,目前療效不明,醫院、西醫診所的銀杏葉粹取物(GINKGO)處方率居於同儕極端值,不予給付。
另外,使用於膽囊、膽道、尿路痙攣的PIPETHANATE,以及中耳炎使用cephalexin,或sulfamethoxazole/trimethoprim成分之抗生素藥品會產生抗藥性,若處方率過高也不予給付。
高資彬指出,九十四年健保局共實施十六項不予支付指標,實施以來,多數院所均未超過指標閾值,不當醫療行為已獲改善;再增十項不予支付指標,詳細內容可上中央健保局網站www.nhi.gov.tw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