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蔡文玲仁嘉隆報導】為讓兒童從繪畫展現生活中的真善美,佛光緣美術館東禪館響應佛光緣美術館總館活動,六日在東禪寺
舉行馬來西亞地區「第八屆國際佛光緣小藝術家獎徵畫比賽頒獎典禮」,得獎者在父母及師長陪同下踴躍出席,逾三百五十人與會。
在校園推動品德教育
東禪佛教學院教務長妙豪法師致詞時指出,「第八屆國際佛光緣小藝術家獎」以「人人行三好—好心會放光」為訴求,希望兒童學習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所提倡的「三好運動」─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在校園推動兒童品德教育。
馬來西亞區徵畫比賽共分幼稚園組(五歲以上)、國小低年級組、國小中年級組、國小高年級組及國中組等五個組別,各組選出佛光獎、特優獎、優等獎、佳作、入選等獎項;活動一推出,廣獲家長、學校的熱烈支持,總共收到兩千八百二十六份作品參賽。
在眾多的作品中,經評審委員吳亞鴻(國際彩墨畫家聯盟首席顧問)、謝文川(馬來西亞現代水彩畫家協會顧問),以及黃振景(馬來西亞畫中央當代藝術研究院院長),選出一百二十四份得獎作品。佛光緣美術館東禪館再將一百二十四份作品送回台灣佛光緣美術館總部參加國際組別競賽,與全球一萬六千餘件角逐,結果,馬來西亞有四十三位小朋友得獎,可以說成績卓越,表現出色。
當天,主辦單位邀請印尼菩提達摩精舍住持學知法師、印尼中爪哇佛教局局長Sayit、東禪寺監寺滿慧法師、東禪佛教學院學務長如音法師、巴生博雅藝術中心院長吳亞鴻、國際佛光會瓜冷分會督導洪文生等人,擔任頒獎嘉賓。
資深老師講美感教育
配合頒獎活動,主辦單位也邀請資深兒童美術教育專家、博雅藝術中心院長吳亞鴻講演「兒童美感教育」。吳亞鴻表示,兒童美術教育比較注重於繪畫表現,而兒童美感教育就比較符合星雲大師所推行的「三好運動」,是追求真善美的表現。藝術的教育是培養智能的發展、豐富的情感,以及懂得審美之外,還要有包容和自由。所謂的美,就是和諧的包容,美一定是從長短、快慢、粗細、亮暗等顏色的配合,而產生美的共鳴。
吳亞鴻說,美術教育可以教導,但是美術創作卻沒有人可以當老師的。美術教育可以培養敏感度,但是卻不能夠培養創造。也就是說,如果一位老師教導小朋友創造,而那幅畫也就是假的,只是大人的構思,假手於小朋友而創作。他期勉大家在參加比賽時,莫將得失看得太嚴重。要在比賽時從中學習,才是最重要的。得獎者要加倍努力,沒有得獎的更應該來看畫展取長補短。最後,他以「心中要有古人,言語要有別人,手下才會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