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佛光山於東禪寺舉辦「第十期短期出家修道會」,有兩百五十八人受戒,體會出家生活。圖為得戒和尚暨佛光山寺住持心培和尚主持正授典禮,為戒子剃髮。圖/人間社記者鄒寶業
圖/人間社記者鄒寶業
【人間社記者蔡文玲仁嘉隆報導】馬來西亞佛光山十一至十五日在東禪寺舉行「第十期短期出家修道會」,兩百五十八位來自大馬及新加坡的戒子參與。五天四夜的學習,除了體驗出家人的生活之外,更學會修身養性的方法,讓身心回歸平靜和諧。
十一日報到後,先讓戒子熟悉出家人的生活,安排佛門生活說明、吃飯的規矩,引禮法師教導穿海青、袈裟、合掌、問訊、禮佛三拜等學佛行儀。
開堂和尚慧思法師為戒子進堂說明,強調參加短期出家是要從中學習規律的生活、養成良好的品格,以及正確的信仰,也叮嚀要懂得自我反省,檢討自己、認識自己,以及改變自己。
得戒和尚暨佛光山寺住持心培和尚為壇場薰壇灑淨後,告訴戒子要「既來之,則安之」,活在當下,就能體會出家的清淨,「受戒是要求得一顆清淨心,清淨心是佛性的清淨。我們常常覺得很多煩惱,要學佛,卻不願意把煩惱放下,所以學佛常常求功德,然而邊求邊漏。 」
「佛性本來清淨,只因執著而造作貪瞋痴慢疑。」心培和尚引用《六祖禪經》「外離相為禪,內不亂為定。」說明透過參加短期出家的佛法課程,從持戒,對相不執著,然後心處在正念三昧中,就能具足禪定;佛性內的慈悲和智慧,就會因心中清淨而開啟。
心培和尚表示,要能夠了解如何以清淨心來受戒,就是要認識世間五欲六塵都是短暫的存在,沒有辦法恆常依靠、是無常的。能夠了解「苦」、「空」、「無常」、「無我」的道理,就能夠更珍惜生命,知道用難得的人身來修行,淨化自己的心,以及幫助更多的眾生。
十二日舉辦出家典禮,心培和尚正授,為戒子剃髮;勉勵戒子要善護念清淨心、以感恩心生活、以慈悲心待人、以清淨心修道,更要發菩提心成就無上佛道。
佛光山宗委會主席辦公室主任慧思法師擔任羯摩和尚暨開堂和尚、怡保禪淨中心監寺慧性法師擔任教授和尚、東禪寺慧軒法師為糾察。
修道會課程內容豐富,心培和尚教授「人間佛教的生活修行」和「沙彌十戒」、覺誠法師講授「式叉摩那六法戒」、依清法師教授「認識依止常住」、依量法師教授「中國佛教歷史」、慧思法師教授「開山大師語錄」、慧軒法師教授《勸發菩提心文》和指導禪修、滿慧法師教授「經典選要」、慧清法師教授「佛法概論」等。另外,安排出坡作務、過堂用齋等,讓學員解行並重,福慧雙修,也是心地功夫的最佳入門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