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現場-- 台灣傳統建築 粉蠟筆混色技巧

文/劉冠綸 圖/牙米兒美術 |2011.11.09
1446觀看次
字級

廟多、神明多,是台灣民間信仰的一大特色。寺廟不僅是祭祀、供奉和求庇祐的地方,更是民眾信仰的中心,也是居民聚會議事、休閒娛樂的場所。可見廟宇在台灣人民的生活中,占著相當重要的地位。

廟宇分成許多類型,供奉祖宗的地方稱為宗廟,另外也有供奉歷代聖賢、義士、烈女的廟,例如孔廟或關帝廟,還有供奉地方神祇的廟宇如土地廟、王爺廟、城隍廟等。

一般的廟宇建築對稱,並以吉祥圖案或歷史故事搭配石雕、木雕、彩繪等裝飾,其木架結構以合乎力學的原理,將梁與柱、斗與栱之間做巧妙的結合,將建築藝術發揮得淋離盡致。而木柱上面多重意義的圖畫,以及屋頂、牆面上的剪黏或交趾陶藝術,也都是廟宇的特色喔!

使用媒材:描圖紙、粉蠟筆、黑色書面紙、參考圖片。

圖片說明:

1下筆之前,建議先仔細觀察廟宇的角度、結構和裝飾的特殊外觀,快速勾勒屋頂形狀,並畫出亮暗面。章魚老師畫的是重簷式屋頂,也就是雙層的屋頂。

2畫出廟宇的特色——柱子、牆面及廟宇內部的深度,做出內部的空間感,還可以適當的在暗面混入一些環境色哦!

3加上必備的香爐還有樓梯,利用亮面及陰影的變化,來區隔樓梯和牆壁,可以用手抹一下增加漸層感,也可以刻意留一些筆觸,做出牆壁的斑駁感覺。

4最後增加細節,如牆面的壁畫裝飾,或是屋頂雙龍搶珠的形象,也可以在香爐上方畫一些裊裊香煙,小朋友還可以依畫面需要,增加背景的天空、人物或樹木等物件。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