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兒肥胖誰之過?在英國,父母可能丟掉監護權,但在鄰近的新加坡,家長和學校可能得擔心荷包瘦水一大圈,而接到肥胖罰單。
新加坡和台灣一樣,都有兒童肥胖問題,且在一九九三年時達到高峰,當地肥胖兒童人口比例高達百分之十六,但祭出處罰令後,一九九九年的比例已下降至百分之十,成為全球少數成功減少肥胖兒童的國家。
台灣肥胖醫學會常務理事、台北醫學大學公衛學院助理教授蕭敦仁認為,讓該負責的人負責,是新加坡成功的關鍵。因為孩子缺乏自理和自律能力,家長和學校成為新加坡眼中,最該為兒童肥胖問題負責的對象,而政府也用經濟處罰手段,只要發現孩子過胖,學校的公費補助馬上縮減,家長也可能得多支出一筆費用。
國內減肥專家認為,台灣目前仍缺乏一致性作為,衛生署應該比照兒童視力保健做法,一旦學校校護發現孩子有過胖現象,馬上通知家人帶去看肥胖專科,採取行動,畢竟兒童減重是家庭大事,父母必須參與,才能有效扼阻國家未來主人翁,繼續往橫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