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保護妳】 兒子不孝 可不給遺產?

台北市婦女新知協會提供 |2011.10.28
2535觀看次
字級

阿珠與先生結婚三十多年,生有兩子一女。先生於五年前去世,留下多棟房屋及土地,當時因遺產的分配問題,引發小兒子與大家鬧得不愉快,分產完後小兒子便與家人不再往來,且在外到處說家人的不是,引起各家庭的紛爭不斷,造成大家的困擾。原先期待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阿珠為此感到既生氣又心痛,認為小兒子如此的不孝,百年之後不想讓小兒子繼承她的遺產,想請問律師是否可行?

桂梅君律師詳解:

繼承父母的遺產,是法律規定子女繼承權的內容,因此要使子女完全不能繼承遺產,得視子女是否喪失該繼承權。對於子女為負扶養父母義務的人,卻惡意不養父母的,法院審判實務上有認為是喪失繼承權的情況;但如果衡量現行法律,依民法規定,子女被父母剝奪繼承權的條件較嚴苛。

根據民法第一一四五條第一項:「有左列各款情事之一者,喪失其繼承權:

一、故意致被繼承人或應繼承人於死,或雖未致死因而受刑之宣告者。

二、以詐欺或脅迫使被繼承人為關於繼承之遺囑,或使其撤回或變更之者。

三、以詐欺或脅迫妨害被繼承人為關於繼承之遺囑,或妨害其撤回或變更之者。

四、偽造、變造、隱匿或湮滅被繼承人關於繼承之遺囑者。

五、對於被繼承人有重大之虐待或侮辱情事,經被繼承人表示其不得繼承者。」,第二項「前項第二款至第四款之規定,如經被繼承人宥恕者,其繼承權不喪失。」

所以就法條看來,阿珠要小兒子完全不能繼承財產,得看小兒子的行為是否達到對阿珠「有重大之虐待或侮辱情事」,即依據目前實務見解,至少認為諸如:毆打、棄養,甚至父母臥病在床,始終不予探視者,均屬重大虐待之行為,在外詆毀父母名譽,使父母人格受極大損害,或多次當人面前辱罵父母等,都有可能構成「重大侮辱」,阿珠可透過遺囑、公證或其他方式預立書面表示她死後「小兒子不得繼承的意思」。



「女人104免費法律諮詢暨心情協談專線」:(○二)三三九三三五七五

專線服務時間:周一至周五上午十時至十二時;下午一時至五時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