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占庭宗教文學手稿 列世界記憶名錄

觀閎 |2011.10.27
980觀看次
字級

【人間社記者觀閎綜合外電報導】近二十年來,聯合國推動世界記憶工程,希望保存並廣為宣傳世界各地寶貴的檔案遺產及圖書館珍藏。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近日宣布《世界記憶名錄》新增七項新的文獻收藏,包括喬治亞共和國提供的西元四至十五世紀拜占庭帝國珍貴的宗教文學手稿,還有軼失的希臘文和其他語文的作品,及有關作者生平的參考資料,對於研究拜占庭文學發展史具有重要價值。

拜占廷帝國在近千年統治期間保存的古典希臘和羅馬史料、著作,以及哲學思想,對東歐國家影響深遠,也驅動了中世紀歐洲突破天主教神權的束縛,引發震古鑠今的文藝復興運動。

拜占庭帝國時代的希臘文學,在西元五世紀,興起了摹仿古代荷馬史詩的創作風潮,包括詩人昆圖斯寫了十四卷《續荷馬史詩》,敘述特洛伊戰爭後期的故事;史詩詩人農諾斯寫了四十八卷《狄奧尼索斯紀》,敘述酒神狄奧尼索斯的後期神話傳說,包括他遠征印度的故事。

西元六世紀,有著名的基督教詩人保羅‧西倫提阿里奧斯。此外,還有不少用詩體寫成的傳奇故事和歷史題材的長詩,以及有大量的宗教詩篇,其中,備受矚目的傳世之作,是十世紀後期一部名為《隋達》的文學資料彙編,編寫人名字不詳。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