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觀閎綜合外電報導】近二十年來,聯合國推動世界記憶工程,希望保存並廣為宣傳世界各地寶貴的檔案遺產及圖書館珍藏。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近日宣布《世界記憶名錄》新增七項新的文獻收藏,包括喬治亞共和國提供的西元四至十五世紀拜占庭帝國珍貴的宗教文學手稿,還有軼失的希臘文和其他語文的作品,及有關作者生平的參考資料,對於研究拜占庭文學發展史具有重要價值。
拜占廷帝國在近千年統治期間保存的古典希臘和羅馬史料、著作,以及哲學思想,對東歐國家影響深遠,也驅動了中世紀歐洲突破天主教神權的束縛,引發震古鑠今的文藝復興運動。
拜占庭帝國時代的希臘文學,在西元五世紀,興起了摹仿古代荷馬史詩的創作風潮,包括詩人昆圖斯寫了十四卷《續荷馬史詩》,敘述特洛伊戰爭後期的故事;史詩詩人農諾斯寫了四十八卷《狄奧尼索斯紀》,敘述酒神狄奧尼索斯的後期神話傳說,包括他遠征印度的故事。
西元六世紀,有著名的基督教詩人保羅‧西倫提阿里奧斯。此外,還有不少用詩體寫成的傳奇故事和歷史題材的長詩,以及有大量的宗教詩篇,其中,備受矚目的傳世之作,是十世紀後期一部名為《隋達》的文學資料彙編,編寫人名字不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