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大陸湖南衡陽舉行的國際道教論壇日前圓滿落幕,論壇達成《南嶽宣言》,提出「力促天人之和諧,共致世界之和平」等共識。與會人士中最受注目的,莫過於一群追隨老子夢想漂洋過海來的「洋道士」,吸引了眾人目光。
從一九七二年起,世界宗教與環境保護基金會祕書長、英國漢學家彭馬田開始接觸並喜歡上了道教,從此持續地研究道教。如今,彭馬田不僅會說廣東話,還能閱讀中文,並將《道德經》等道家經典譯成英文。
「道家經典太有趣了,在翻譯的時候,我常常會笑得眼淚都流出來。」彭馬田常在傳道時用蘊含深刻哲理的道家故事說明理論,「比如向西方人介紹什麼是『天人合一』時,我常引用黃河與大海對話的故事,奔騰的黃河見了大海才發現自己的卑微,我這樣向西方人解釋為什麼要天人合一,要和諧共生,也比較容易被接受。」
「六年前,當我第一次聽到道教學說,一下子就入迷,道家哲理恰好回答了我長期對人生意義的困惑,所以入門成了一名女道士,還在葡萄牙向許多人講道。」金髮碧眼,卻一身道袍的葡萄牙道教協會會長景祥,言詞間充滿了對道教的敬仰。
景祥是陜西青華宮道長黃世真的徒弟,她和來自法國的女道士景秀、來自墨西哥的景威等近二十個國家的「洋道士」師出同門。黃世真說:「在傳道中,我發現,道教『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陰陽相對而能共融』等思想很容易被接受,許多西方人對道家養生學說也很感興趣,因此,道教才具有了愈來愈大的吸引力。我常帶他們去中國的名山大川遊覽,在山水間體味和諧思想,並拜訪高道大德,加深他們對道學的認識。」
在西班牙有幾百信眾的田誠陽道長表示,道教的哲學思想非常實用,它的教義、養生學能讓人釋放壓力、平衡人的身心。
中國道教協會副會長林舟表示,道教已在世界上許多國家和地區落地生根,很多地方都有信奉道教、崇尚道教精神的人群。基本上華人眾多的地區都有信眾,在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美國和法國等地都有道教活動場所。另外,不少西方國家也出現了一批「洋道徒」,近年來,西方不少大學和學術機構也開始關注對道教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