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鹿港訊】彰化縣鹿港鎮寺廟古蹟甚多,《神遊鹿港─寺廟傳奇》一書回響熱烈,供不應求,再印二版,鹿港鎮史館昨天再版的《神遊鹿港─寺廟傳奇》,再列入九座寺廟,包括詔安里保安宮三千歲紙雕神尊已有二百多年歷史,還有溝墘里巡狩宮「順正府大王公」七歲即被供奉成神,也有一段玄奇的傳說。
執筆的鎮史館館長林志雄表示,二○○九年鎮史館出版的《神遊鹿港─寺廟傳奇》,共介紹鹿港九十八座廟宇的歷史、神尊典故等,而再版的寺廟傳奇共收錄了一百零七座鹿港廟宇。九座新收錄廟宇包括溝墘里的永順宮、巡狩宮、興化里的六路頭池府王爺、草中里的受舜宮、海埔里的順天宮、頂厝里的真武宮、埔崙里的鎮天宮、龍山里的本壇宮以及詔安里的保安宮。
鹿港鎮長王惠美表示,廟宇是鹿港重要文化資產,有必要做田野調查,所以請鎮史館館長訪問地方耆老、拍攝廟方各項文物做成記錄,寺廟傳奇出版後,引起地方廣泛討論,並提供資料再收錄到二版。
林志雄說,有些廟宇流傳的典故非常奇特,例如溝墘里巡狩宮供奉的主神「順正府大王公」是個七歲義僕殉職的故事,相傳大王公名黃三裕父母雙亡,七歲就在富有人家幫傭,他極富愛心,不僅會將食物接濟貧困老人,也拿食物餵螞蟻。
有天大王公奉主人之命看顧燃燒釀酒用的柴火,到了深夜柴薪用完,盡責的他竟以雙腳代替柴薪入灶燃燒而送命,主人感念其盡責,為他蓋了「義僕祠」,到了宋代末年,皇上蒙難,大王公顯靈救駕,而被皇帝敕封為「護國武惠順正大王」,鹿港先民在一百多年前從泉州到台灣開墾,即奉祀大王公。
而詔安里保安宮雖然在二○○九年才落成、入火安座,主祀保生大帝,但供奉的朱、刑、李三千歲卻是已有二百多年歷史的紙雕神尊,早年都是輪流由爐主供奉,是現今相當罕見的宗教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