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台北市教師會昨天公布北市國中現狀調查發現,在少子化趨勢下,仍有國中超收學生,最多達到一百一十一人,以每班三十二人計算,幾乎超收接近四個班。教師會表示,超收狀況嚴重,造成「大校恆大,小校卻收不到學生」,對於未來推動十二年國教有害無益,尤其擔心大校依舊追求升學率,十二年國教只能做半套。
台北市教師會理事吳忠泰指出,以每班三十二人計算,乘上每校核定班級數,台北市超收前五名的學校,分別超收一百一十一人、六十四人、六十四人、四十九人與四十五人,都超收一個班以上,且集中在大安區、中正區與松山區。
統計顯示,平均學校每班增加二至三人,甚至有學校班級人數要增加五人,達到三十七人,吳忠泰認為,這已超出教育部的國中每班人數三十二人上限,應該立即改善。分析超收原因包括:學生就醫、保護個案轉介,還有民代關說等。
除了超收情形嚴重,在少子化趨勢下,也造成台北市國中的大校與小校差距愈來愈大,一百學年度,國中人數前十名的新生平均人數為七百六十一人,後十名平均為七十八人,吳忠泰表示,差距已達九點七五倍!對此,台北市教育局表示,須尊重國中生家長的教育選擇權,但仍會找超收國中研議,希望能盡力控管超收數量。
教師會還公布代理代課教師比率,如某國中一百二十位老師中,有二十七位代理代課,北市教育局回應,因應少子化衝擊,懸缺率維持百分之五點五,近兩年也聯合甄選一百八十一與一百四十二名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