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莊公,姓姬,名寤生(西元前七五七—前七○一年),為中國春秋時代鄭國的君主。
鄭莊公繼承其父鄭武公出任周平王的卿士,後來周平王寵信虢公,鄭莊公與周朝關係開始轉壞。
鄭莊公在位期間,鄭國國勢強盛,並曾發生多次戰事,包括由莊公之弟共叔段發動的叛亂、併吞戴國,及擊敗周桓王率領陳、蔡、虢等聯軍之「繻葛之戰」。特別是後者,確立了鄭國的小霸局面,證實了東周權威的衰弱。
寤生是鄭武公和夫人武姜的長子,叔段是寤生的同母弟。由於寤生出生時腳先出來造成難產,故取名寤生(古文寤通「牾」),母親武姜非常不喜歡寤生,曾要求鄭武公廢寤生而立共叔段為世子,未獲鄭武公接納。鄭武公於西元前七四四年去世,寤生繼位為鄭莊公。
鄭莊公即位後便立刻把「京」作為叔段的封地,並稱共叔段為「京城大叔」。大夫祭足勸阻莊公,莊公不聽;後來共叔段壯大實力,公子呂等大夫也勸莊公小心。
胸有成竹的莊公向他們表示,即使共叔段有發動叛亂的實力,但多行不義,不得民心的話,也不必擔憂,他已經設計好對付共叔段的戰略。
西元前七二二年,共叔段果然聯合母親武姜發動叛亂,據《國語‧楚語上》記載,共叔段以「京」城為患莊公,情況非常危急。莊公立刻發兵攻打共叔段的根據地「京」城,將共叔段打敗。當時局勢危急,鄭莊公氣憤的把母親趕到「潁」地,立誓「不及黃泉(陰間),無相見也。」
後來,莊公感到後悔又難遇,大臣潁叔考使用雙關語同義字的策略,向莊公說:「黃泉相見?何難之有。君上可請人掘一深及地泉的隧道,然後在隧道裡見母親,既可解思母之情,亦無違君之諾言。」
莊公聽言大喜,便依穎叔考的建議,見著了自己的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