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期生命的學習歷程】這一堂課我們都要學

姚建安 |2011.10.20
1225觀看次
字級

這個刀一開就是七、八個小時,手術很成功。等他出了手術室,隔天我到加護病房看他,他戴著氧氣罩、穿太空衣咬著牙、直冒汗正在做復健,很辛苦,但我鼓勵他能恢復健康,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後來因為臨床業務忙碌,無法每天到加護病房探視,想不到,住加護病房後第五天,他就因為移植器官產生劇烈排斥搶救不及遽然往生了。

這個消息像一道雷打在我頭上,我震驚到無法思考。怎麼會?!不是很成功嗎?我非常哀慟與自責,心想要是每天到加護病房探視,就可以早些盡點微薄之力…更無法原諒自己,幹嘛出這個餿主意!不做肺臟移植,人家搞不好可以多撐好幾年……。

告別式上,我的眼淚一直流,看到他的兩個孩子,一個小六,一個小一,我竟然害他們這麼小就沒有爸爸……我深切地責怪自己,感到非常的難過。

我嘗試尋求師長、朋友疏導內心的困惑,但大家都說:「你的建議很對啊,是他的身體發生排斥,才導致死亡的,這很難預測的,跟你沒有關係啊。」

可我經歷那麼多病人的往生,對此事理應看淡才對,但竟無法釋懷,心靈深處發出吶喊:這真的不是對錯的問題!也讓我陷入嚴重的哀傷,靈魂在流淚,其實沒有人懂我的心。

但Who knows?就算我在他病房內二十四小時緊密的照顧,誰知道是否真能扭轉局面?若干時日後,在一次與同在台大醫院麻醉科同學的對話之後,跳出了悲傷和自責的泥淖,完全地釋懷,並且放下了。

剎那間,我終於懂了那位長輩的話:沒有處理自己內在哀傷,跳不出自己的困境,是無法幫到別人的。病人的問題,往往是自己內在問題的反射,想幫別人,要先幫自己。(下)

(作者為台大醫院緩和醫療病房主任)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