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苗栗訊】明年即將創校滿百年的苗栗縣山腳國小,校長室角落斑駁的沈重鐵箱上繪有鳳凰顯眼,鐵箱真正身分是「奉安庫」,日據時期用來保存明治天皇的教育敕語,八年前,在倉庫被發現,校方經過考據、整理,如今成為見證校史的重要紀錄。
山腳國小教務主任陳明助表示,民國九十二年,校內日據後期宿舍群登錄為苗栗縣歷史建築,規畫整修需考證史料,翻閱校史時發現,山腳國小曾有奉安庫,但沒人知道流落何方。不久校方整理倉庫,赫然發現角落那只「從來沒人知道用途」的鐵櫃上就寫著「奉安庫」。
前校長胡復進認為,奉安庫是校史見證,決定搬到校長室妥善保存,沒想到奉安庫實心厚鐵結構沈重,加上外殼光滑無處可抓握,陳明助和五個年輕男老師合力,花了一個多小時,才把奉安庫搬出倉庫。
奉安庫搬出後,仍上鎖,鐵櫃門板上雖貼有密碼,卻因校內師生看不懂日文,怎麼試也打不開,最後請來退休老校護協助,終於開啟,內部雖空無一物,但校方仍將外殼重新上漆,並查詢相關史料,查出奉安庫在日據時代對台灣教育的意義。
校長鍾政洋表示,西元一八九○年,明治天皇頒布「教育敕語」,被視為神聖的教育方針,日據時期,台灣總督府頒發敕語謄本和天皇夫婦照片到台灣各校,各校打造特製鐵櫃保存,稱為奉安庫,還有學校興建類似神社的「奉安殿」保護敕語,縣內建中國小還留一座。
山腳國小的奉安庫上,用金漆繪有一對鳳凰,下方有日本傳統的「五三桐紋」,有如鳳凰棲息在梧桐木上,具有祥瑞意義,四個角落也有代表日本皇室的菊花,日據時期每逢重要慶典,校方會將教育敕語高舉過眉迎出,由校長宣讀,全校師生靜默聆聽。
鍾政洋說,最近他上網搜尋教育敕語的中文翻譯放進奉安庫,作為校史紀錄,明年新校舍落成後,奉安庫也會跟著搬遷,繼續見證山腳國小的成長,未來他希望能找到當年教育敕語原始謄本,讓師生有機會了解山腳國小橫跨百年的教育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