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郭書宏台北報導】為保存珍貴宗教古物,台北市古物、民俗審議會日前通過日治時期的法華寺石碑、大稻埕台北靈安社的神像陣頭等無形資產登錄案,其中的靈安社神像陣頭,屬廟會活動的重要支援性組織,是民間風俗信仰活動不可或缺的要素,建議中央審查指定為重要民俗。
身兼台北市文獻會主任委員的台北市文化局長鄭美華表示,法華寺古物、靈安社神像陣頭等審查通過的古物及民俗活動,皆各具特色且富含文化歷史意涵,除通過登錄為民俗外,亦建議中央主管機關審查指定為重要民俗,彰顯其重要性。
台北市文獻會表示,位於台北市西寧南路的法華寺,乃日治時期日本日蓮宗教派在台的代表寺廟,該寺的「南無妙法蓮華經」與「百度石」兩石碑為日系蓮宗教派在台布教重要見證文物。尤其「南無妙法蓮華經」石碑上字蹟書法獨特,為法華寺日治時期住持所遺留,具有緬懷與弘法的用意,具備歷史、文化意義。
百度石則重現過去日人信眾在台特殊參拜儀式的歷史記憶,亦是目前北市發現唯一保存此相關回憶的石碑。文獻會表示,百度石洞內有百片鐵片可幫助信眾紀錄參拜次數,據傳病人來此雙手合十並稱念佛號,從寺入口至拜殿正殿,遶走石碑參拜百次後常可痊癒,是台灣十分罕見的參拜儀式。
靈安社成立於清同治十年(西元一八七一年),為台北大稻埕八大軒社中最早成立的軒社,迄今已有一百四十一年的歷史。每年霞海城隍爺遶境出訪,靈安社都會出動范、謝將軍和文武判官護衛,並演出傳統樂曲,為北市規模最大、最古老的神將陣頭。神將不僅造型獨特,且其出陣儀式、配戴物件與藝員衣著等,均具典範性效用。
台北市文獻會表示,靈安社是廟會活動的重要支援性組織,出動神將陣頭,結合各寺廟的神明祭典,是形成北市民間風俗信仰活動不可或缺的要素,具有傳統性、地方性、歷史性、文化性以及典範性,靈安社不僅將相關文物保存良,並具傳習功能及適任保存工作,值得登錄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