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尊被舍利弗的屢次懇請所感動,故說:「汝已殷勤三請,豈得不說。」那麼你們要專心一志、洗耳恭聽,我現在將為你們詳細解說,即世尊將演說「出世本懷」的大法,乃「開三顯一」(開三乘顯一佛乘)的大事因緣之際。當時,法華會上,卻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五千人等,突然從座席站起來,禮佛後,離開法座而去,此稱為「五千起去」。
為什麼他們要退出佛陀說法的法會呢?因為他們沒有聽聞大乘法的善根(罪根深重),福薄慧淺,故不想留在法會中聆聽這個無上妙法。
此等人的毛病,就是增上慢,自己未得到上人法,就說自己已得到上人法;自己未證阿羅漢果位,就貿然說自己已證得阿羅漢果;自己未證得真實智慧,卻自言已證得,誇讚自己的小智小果,不憧憬佛智佛果,是不具求道心之輩。故這一類人無緣聽《法華經》。
然而,佛陀並未制止他們,反而說:「今此大眾無復枝葉,純有貞實。如是增上慢人退亦佳矣」。因為他們在此大眾中是枝葉,是糟糠。
此段經義說明惡人退席。罪根身重即報障,增上慢即業障;枝葉,指德行不深、信根尚未堅固之增上慢人。
如何察知這些人是增上慢呢?
凡是佛之弟子,雖然修證獲得小乘果德,必不能昧然於佛之大乘的義涵,畢竟佛與羅漢是有區別的。若不能了知佛之「一乘」之義,甚至妄言自己已證悟,此即是增上慢。
若真的證得阿羅漢,證入辟支佛的人,對於佛乘應該了知;或尚未迴小向大,或尚未發菩提心實踐,但一定深信此大乘一義;若不相信大乘的人,即非真正證悟二乘之聖果者,這些人即是增上慢人。
佛陀住世時,都有妄言自己是聖者,或覺得我已經證悟了,佛陀說的法,我已經不需要再聽了而退席的增上慢人,何況是離佛已二千五百多年的今天,這類人等亦皆有之。有正知正見之佛弟子,更應該以此為誡,除自修外,廣學多聞善知識解說佛之正法為要。
注釋:
1.貞實:德、信兼備的人。
2.報障:以煩惱、業為因,所招感之三惡趣等果報。
3.業障:乃因身口意所造作之不善業,能蔽障正道,故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