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郭書宏專題報導】「我曾經拿下中華民國劍道國手選拔賽第一名,是當年備受看好的劍士。」四十歲的余勝芳,曾是劍道五段的資深國手,談起習劍的過往仍眉飛色舞,往事歷歷在目。余勝芳回憶,他在一九八八、一九九二年參加漢城及加拿大世界盃劍道個人賽,分別拿到第五名及第四名,戰果豐碩。
讓眾人詫異的是,劍道前途看似一片光明的國手,怎會棄持劍而轉拿一管毛筆作畫呢?原來,余勝芳十九歲那年,在朋友的辦公桌上,看見畫在葫蘆上的達摩像十分傳神,當場即被莊嚴法像所震懾,目光停留在達摩像有數十分鐘之久,「這或許就是人說的宿世因緣,直覺和達摩非常投緣,也開啟了我想畫達摩的念頭。」
余勝芳既非科班出身,也未曾拜師學畫,自從確立「我就是要畫達摩」的信念後,當兵閒暇之餘,就不斷琢磨繪畫基本功;退伍後,余勝芳更將全部心力投注畫達摩,他廢寢忘食,曾經畫到太累而摔倒,只為了捕捉達摩的神韻;他冒著被經營小吃店父母趕出家門的風險,放棄了習劍道累積多年的成就,就是為了堅持自己繪畫的夢想。
「只要靈感一來,就算躺在床上也睡不著,索性起床畫達摩。」余勝芳說,「半路出師」的他已落後科班學生太多,因此他不空過分秒勤於作畫,終日潛心苦練技法,並廣泛觀摩各大名家畫作,不斷突破自我繪畫瓶頸,試圖在繪畫世界中摸索出一條獨特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