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提供/新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
新北市政府最近完成《新北All in玩》一書,除了針對不同國籍遊客規畫獨具特色的主題旅程之外,還有二十條左右的玩樂新路線深入介紹,每條路線均提供詳盡的交通方式以及各熱門景點的旅遊或私房美食資訊。同時更結合GPS衛星定位,整合捷運、鐵路、公車、藍色公路等主要交通系統與區內魅力景點之間的無隙接駁。
以下,便摘錄其中「捷運大富翁」部份內容,包括紅線、藍線、綠線、黃線等捷運路線,串起新北市好山好水及豐富人文景點,到淡水品嘗小吃、參觀古蹟,逛逛熱鬧的板橋新舊站商圈,新店有景致秀麗的碧潭和自然步道,中永和、蘆洲、三重的夜市和商圈美食雲集,只要一天的時間,就能安排充實有趣的旅遊行程。
淡水線
淡水站
淡水夕照 美景變化多端
「淡水夕照」是台灣八景之一!挑個天氣好的傍晚到淡水,落日將整片河岸與淡水小鎮都染上金黃色的光輝,看起來耀眼迷人;天氣差的時候,昏黃的夕陽躲在堆疊的雲層中,一方藍天露出了些許的身影,整片河岸變成了一片展開的畫布,揮灑上大自然變化多端的彩繪,讓人沉醉其中、久看不膩。
從淡水捷運站走出來右轉,中正路及延伸的重建街、清水街一帶,就是鼎鼎大名的淡水老街。街道兩旁林立著熱鬧的商店,有的帶有濃濃古早味,如米行、餅舖、布店、雜貨店等,有的販賣新潮流型的服飾、玩具,形成古今交融的特殊商圈文化。老街裡可以尋寶,可以品嘗美食,還有古蹟可參觀,怎麼玩都不會膩,是遊人必去的超人氣景點。
淡水古剎 教堂繁多
台灣有五座龍山寺,皆分靈自福建泉州安海龍山寺,而淡水龍山寺約於清咸豐年間建造,迄今超過一五○年歷史,彌足珍貴。
清水祖師廟建築風格繁複精美,廟埕廣場可眺望淡水河畔的美景,連觀音山景致都可盡收眼底,現在多數時候做為當地居民的機車停車場。福佑宮是淡水最古老的廟宇,廟內供奉媽祖,是昔日淡水街發展中心。
哥德式教堂的淡水禮拜堂,是北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根據地,從一九三三年落成至今,仍未見風化或剝落,是淡水有名的觀光景點。前身為淡水海關稅務司官邸的小白宮,因一八六二年淡水開港通商後關務繁雜,而在此興建住宅供官員居住。
而以紅磚砌成的紅毛城,歷經西班牙、荷蘭、日本、英國、澳洲、美國之手,是台灣少數混雜多國元素的歷史建築。
每個轉角都有新視野
傍晚時分來到淡水渡船頭或漁人碼頭散步休息,夕陽灑落河面,波光粼粼,零星分布的船隻在河面上緩緩移動,遠方的觀音山猶如一幅巨型的山水畫,氣勢恢弘。
「街角博物館」是由文建會、淡水文化基金會合推的社區再造計畫,由淡水老街上具藝術性、歷史性、公共性、在地性或文化性的二十二家實體店舖與一座網路虛擬博物館所組成,合稱為「街角博物館」,並提供旅遊諮詢。
專屬網頁上(http://st-museum.tamsui.org.tw)有非常的貼心設計「街博走透透─街博導覽」,規畫從淡水捷運站出來不同的旅程推薦路線,分別有產業文化、中西風情交流、親子水岸、藝術文化,讓有不同喜好的遊客可以選擇多元的角度認識淡水。
板南線
府中站
林家花園 富貴人家氣派
「板橋林家花園」建於清代,可說是當時的豪宅,難得的是,雖然歷經戰亂與時代變遷,在多次維護後,林本源園邸已恢復舊日模樣。寬廣的占地展現出富貴人家的氣派,園邸採江南風味設計,格局別致優美,亭台樓閣之間,點綴繁盛花木,景觀變化十分豐富。
與林本源園邸僅一街之隔的大觀義學,過去是帶動板橋當地文風的重要書社,不過大觀義學對於族群融合上的意義更加重要,早年漳州、泉州移民不合,時有械鬥,板橋林家為解漳泉成見,便以聯姻和興建共同書社增進兩方交流。義學兼具了學堂與廟宇的功能,每逢考季,不少考生前來向文昌君及孔子祈福,求個金榜題名。
慈惠宮 最古老媽祖廟
香火鼎盛的慈惠宮是板橋地區歷史最悠久的媽祖廟,傳統宮廟建築夾在民宅之間,形成有趣的對比。寺廟內外採用剪黏、雕刻、彩繪作為裝飾,雕樑畫棟,華麗精緻,展現了傳統藝術的美感。
前身為建於清雍正年間的慈雲巖,後來遭逢火災而焚毀,由板橋林家人將廟址遷至板橋城內;林本源園邸興建後,又將神像遷至現址,並建廟供奉,成為板橋、土城、中永和一帶的信仰中心,至今也已有百餘年的歷史。
府中商圈 新北市西門町
板橋舊站周邊是昔日板橋最繁華熱鬧的區域。火車站建於民國四十一年,當時每日進出旅客高達六萬餘人次,是台鐵全線營運量第二大站,使得這裡車水馬龍、商機無限;現在重新整建為新的府中商圈,集合商場、美食、夜市、購物於一體,商品不僅走在流行前端,而且價格也不貴,成為年輕人雲集的壓馬路聖地。
黃石市場是當地居民採買生鮮食品、食材的傳統市場,近年來因為美食小吃提高知名度。南門街,又有「糕餅街」之稱,街上眾多老字號糕餅鋪,加上周邊聚集了嫁妝店、古物店,成為在地循古禮籌辦婚事採買首選地區。
板橋站
板橋車站 新北大門氣勢宏
板橋車站集捷運、台鐵、高鐵多鐵共構,高達二十五層樓,是國內最高的車站建築,看起來大方氣派,充分展現新北市大門的氣勢。內部空間寬敞,除了作為交通轉運站,也設有購物中心、美食街、商店街、旅遊服務中心等,機能十分完善,候車或轉乘的空檔,可以四處走走逛逛。
附近的新北市政府是棟三十三層樓高的建築,在新板特區中相當醒目,利用「身高優勢」,市政府特地於三十二樓設置觀景瞭望台,讓大家可以從360度觀景窗或使用高倍數望遠鏡,居高臨下欣賞新北市不同角度的風景,天氣好的時候,遠眺淡水河、陽明山也不成問題。入夜後的都會區車水馬龍、燈光熠熠,自瞭望台俯瞰璀璨夜景,充滿浪漫風情。
寬廣綠地 媲美紐約公園
國際大都會中,不可缺少寬廣的綠地,一來可增添市容美感,又能提升生活品質。萬坪都會公園之於新北市,足以媲美中央公園之於紐約,遍植數百棵喬木,白天有蟬鳴鳥語相伴,晚上則是蛙蟲交響樂,視覺與聽覺的豐富感官,頗具原始自然的野趣。
繁忙的都會生活中,人們總是來去匆匆,來到板橋萬坪都會公園不妨放慢腳步,享受滿園綠意與清新空氣;入夜後四周絢麗霓虹映射在水池中,景致令人驚艷。
新埔站
板橋花市 拈花惹草好休閒
板橋花市在捷運新埔站旁邊,交通相當便利,形形色色的花卉、盆栽應有盡有,園藝用具也很齊全,吸引愛好者前來尋寶。偶爾到花市買點鮮花或植栽,裝點一下居家環境,小小的變化讓生活更加有趣。
江子翠站
農村公園 回味兒時滋味
隨著都市的快速發展,農村與舊日的三合院景觀已經逐漸消逝。快速發展的板橋也是一個念舊的地方,特別在繁華的都會區裡興建了全國第一座以農村造景為主的休閒公園,讓今日的「城市土包子」們可以認識過往的生活。公園正門旁有個長廊跟舞台,平時有許多老人家喜歡聚集在長廊下棋、聊天,舞台則不定期播放一些老電影,或是演出歌仔戲,讓人沉浸在過去的美好回憶之中。
江子翠河口景觀河濱公園位於新店溪與大漢溪交會處,廣大的綠地令人心曠神怡,園內設置了多種球類運動場,是假日放鬆休憩的好選擇。這裡也有完善的自行車道,踩著踏板追風暢遊,自由自在地度過悠閒時光,實為一大享受。
南勢角線
頂溪站
韓國街 哈韓族尋寶地
全台灣「韓味」最濃的地方就在永和中興街,這裡有「小韓國」、「韓國街」之稱,因為整條街上賣的都是韓貨,而且不是只有流行的服飾或保養品,而是更豐富且全面的韓國商品,舉凡韓國食材、成衣、電器、特產等應有盡有,想做個道地的韓式泡菜非得用韓國辣椒不可,而想要買韓國辣椒,當然就會到這處哈韓族的尋寶地遊逛。
此外,最好的城市藝術,不該只是停留在博物館的層次,最好能夠讓藝術走上街頭,尤其是名聞遐邇的博愛街,締造出了特有的人文藝術特質,結合博愛街上的楊三郎美術館,更讓這裡變成大台北的藝文勝地。
中永和 愈夜愈熱鬧
每天夜幕尚未低垂,中永和一帶的人們就已經開始往夜市報到去了。樂華夜市、頂溪美食商圈、二十四小時豆漿店、聚集了中永和、新店、公館一帶的人潮,產生了龐大的磁吸效應,皮件、服飾、美食商店及各式小吃等攤商,成為永和最有人氣的景點。
永和世界宗教博物館,館內收藏了包含佛教、道教、基督宗教、印度教、回教等各宗教的文物,具體而微地介紹每個宗教信仰的特質。館內共分為十五個展覽區,每區都以不同的宗教風格布置,兼具國際化與本土化。不論你是屬於何種宗教,在這裡都可以學會對不同信仰包含與尊重的態度。
南勢角站
緬甸街 鄉愁醞釀美味
近幾年,移民來台的華裔緬甸人數量不少,這些緬甸華人在台灣生根,卻也念念不忘另一個家鄉的滋味,因此逐漸在華新街形成了一個小市集,一間又一間的緬甸小吃店雲集於此,讓這裡成了大家口中「緬甸街」。
不過會來緬甸街的不只是緬甸華僑,近年來台灣人對於東南亞各國的食物接受度也愈來愈高,不少饕客會專程來此尋找道地又平價的南洋美食,過橋米線、咖哩雞、香辣河粉、涼拌青木瓜、檸檬魚、拉茶…不需要花大錢、不需要講究人數或時節,任何時候都可以來這裡大快朵頤。
圓通禪寺 花半世紀蓋成
在人口擁擠的都區裡,佛家淨土總是能讓人感受到內在與外在的清靜。圓通禪寺創建於民國十五年,歷時五十一年才告建成,其建材利用了山上的石頭與砂土,讓整個依山而立的石寺與周遭顯得特別融合,且兼具雄偉之氣勢。
寺院門口的左右側各有一座巨獅及巨象石雕,氣象莊嚴,走入山門拾級而上,即可看見圓通寺的大殿,由於耗時甚久,因此歷來興築融合了多種風格,基本為仿唐式的造型,卻又略具日式風味,反映了台灣的歷史與人文。
烘爐地 福德正神香火盛
烘爐地又名南勢角山,標高三○二公尺,位於中和區南緣,這裡的南山福德宮是全國最大的土地公廟,同時也是香火最旺的廟宇之一。南山福德宮最早是由漳州移民所建,當時南勢角一地尚是荒野,俯視台北盆地的福德宮有關照這塊土地的用意,由於廟的後方及左右兩側各突出一塊山頭,狀似烘爐,所以又叫烘爐地。
其實,除了參拜,烘爐地風光秀麗,也吸引眾多登山健行的人到此一遊。來到烘爐地,不但可以俯視台北盆地,大漢、新店二溪,遠眺觀音、大屯火山群及淡水出海口,更是觀賞夜景的最佳景點。
新店線
新店站
碧潭 白天休閒夜晚浪漫
水色碧綠、平靜無波的碧潭,是臺灣老牌的風景區,陪伴著無數人度過青春歲月,更是情侶共遊的最愛!
碧潭的日夜分別有著不同的魅力。白天,碧潭的水上活動精彩,晚上,夜景特別迷人,妝點著藍色、金色、紅色LED燈光的碧潭吊橋,就像是一道橫跨越水面的彩虹,一旁的景觀餐廳區更是最有fu的歇腳處,再加上現場演奏的魅力,碧潭之夜,愈夜愈美麗!
銀河洞 迎水氣別有洞天
銀河洞位於木柵與新店的交界處,著名的銀河飛瀑沿著山壁凹洞凌空落下,清涼的水氣迎面而來,依山而建的「呂洞賓廟」,剛好位於瀑布之內,景色別有洞天。下山後可轉往貓空品茗、吃野菜,串成一日漫遊。
綠蔭盎然的二叭子植物園區,素有新店「安坑綠寶石」之稱。很難想像距離台北市區約二十多分鐘車程的地方,居然隱藏了這麼一座占地約一五○公傾的綠蔭公園,沿途天然林帶與次生林帶間雜生共存的原始山林,濃郁的芬多精讓人精神為之一振,非常適合假日時與家人一同前往。
蘆洲線
蘆洲站
名將舊宅 文化新古蹟
在擁擠的都市高樓裡,蘆洲有一處地方卻還是保留了百年前的四合院格局,斑駁的屋瓦磚牆,在今日的眼光中反而充滿了時間遺留下來的美感。這個古宅是台灣第一位抗日名將李友邦的故居,當地人稱為「李祖厝」,今日已是三級古蹟。
蘆洲舊名「和尚厝」,是因為以前的土地由僧侶所掌管,所以也稱「和尚洲」。今日走在繁華的得勝街市中心裡,還留著大蘆洲區域歷史悠久的宗教信仰中心,也就是壯觀的湧蓮寺。每年農曆九月十七日至十九日「佛祖出家紀念日」,湧蓮寺都會舉辦盛大慶典及遶境活動,俗稱「蘆洲大拜拜」,各地陣頭廟宇都會參加,堪稱蘆洲每年最大、最熱鬧的活動。
三民高中站
廟口商圈 一日三市真熱鬧
湧蓮寺是蘆洲過去的發展中心,也是今日的美食中心,形成了蘆洲最熱鬧的廟口商圈,街上古厝廟宇及知名小吃、老店林立,從早到晚都有不同的市集,白天是傳統市場,到了晚上就變成了夜市。
由於地形為一個十字型,逛的時候得要來回交錯,不過因為東西的種類多,所以逛起來也不容易覺得悶。此外,大家熟悉的傳統小吃切仔麵就是從蘆洲發源的,因此這裡的切仔麵店特別多,味道當然也都很「古早」。
布莊博覽會 傳統布街新面貌
七○年代達到全盛時期的碧華布市,曾是國內外成衣商買布的集散地。時代變遷之下,碧華布街蛻變後呈現包羅萬象的相關布業,街道上以路燈及特色路牌突顯「布」的意象,除了販賣布匹的傳統布行,拼布、彩繪、染布等新興布業開始流行,想要學習DIY好手藝,上這找師傅就對了!
碧華寺在碧華布街尾端,許多人到布街採買,都不忘前往碧華寺參拜。
三重國小站
三和夜市 白天夜晚大不同
三和夜市位於中央北路上,真正的名稱是「中央夜市」,不過一般三重習慣叫三和夜市。這裡是夜晚三重最熱鬧的地方,白天時攤商不多,到了傍晚以後卻擠得水洩不通,尤其是賣服飾的攤販特別多,人車雜沓的景象,充滿最道地的夜市氣息。
在美食部分,這裡的豬腳、魚丸湯、蛋餅、脆腸、臭豆腐、木瓜牛奶、等等都很受歡迎,而且價位比一橋之隔的台北市更加實惠,非常適合老饕來這裡「挑戰」,試試從街頭吃到街尾的暢快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