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動物園動物死亡的感想

小獸醫 |2011.10.15
611觀看次
字級

日前木柵動物園傳出了「動物大量死亡」的情形,因而遭到市議員的質疑,後來園方也針對此事向各媒體發布了新聞稿。功過疏失與否,並不是外人或個人可以做評斷的,但同樣是獸醫臨床的工作者,可以深刻體會動物「生老病死」的那種更迭!

小獸醫雖然是以小動物(狗、貓、豬、兔等)為主要醫療對象,但是在學生時期,我們都受過各種經濟動物、大型動物、鳥類、魚類和野生動物等等的基礎教育訓練,甚而也在大三的時候,到過木柵動物園實習。針對各種動物疾病的醫療診治,坦白地說:版圖真的太大太大了!每一種動物都有著各自的生活型態、生理變化,外觀的差異上就更不在話下。儘管在很多病情的發展上有雷同之處可以做對照治療,但是種別的差異、個別的反應,依然有很大的變異性。再加上野生動物與生俱來就有「掩飾自身弱點」的特性,疾病發生的初期階段,不易被察覺,當被人類發現有不對的時候,往往已經生命垂危了。

動物生病,如發生在伴侶動物(這裡泛指狗與貓等)身上,常常就已經不易被發覺;野生動物若是有問題產生,那當中的距離又更大了。人類醫學跟動物醫學最大的差別在於:人只有一種型態,動物卻有百百種;人生了病懂得表達,可以掌握治療的時間,但動物不會說,所以常常會錯過有效的治療時間點;人在身體不舒服的時候,會乖乖配合醫生,動物通常不一定如此。

除了疾病之於動物的多元性和複雜性外,診治過程的技術和操作,也是難以克服的要件。請問,一頭已經病懨懨的獅子,要如何接近?如何幫牠打針或抽血?麻醉在野生動物身上的使用,永遠都是必須要考慮的處理!

再者,當野生動物被人類圈養之後,很多原本的習慣和生理狀態也可能改變。不同種的動物有著不同的生理習性,要掌握所謂的絕對健康狀態實在不容易。畢竟,要觀察野生動物的情況,遠比觀察那些在我們身邊的寵物,難度更高。

同樣身為臨床獸醫工作者,更加能體會野生動物疾病診治的困難性。姑且不論個人的疏失與否,對於願意投入這樣工作的人員,其實應該都要給予肯定!生命的無常,在野生動物身上,更加難以預測。病理醫師解剖探討死因,往往是事後究責和檢討的唯一管道。

發生死亡率過高的情形,不難讓人聯想是否和最近「氣候溫度驟變」有關呢?對於這樣的案件,小獸醫希望社會大眾能用理性客觀的角度來看待。儘管動物園對於野生動物的照護、醫療管理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但是若是要用死亡率來究責,在實際層面上,真的有很大的討論空間。

野生動物的照顧和醫療相當辛苦,實質的工作挑戰更不是一般人可以理解。下回到動物園看到動物們自然流露的一面時,不妨也想想那些在背後默默付出的團隊,多給予一些鼓勵和肯定!

(轉載自小獸醫部落格,更多診療經驗分享請參閱:http://tw.myblog.yahoo.com/poai-pets/)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