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埃及首都開羅周日(九日)晚爆發大規模宗教衝突,科普特基督教徒與軍警激戰,造成至少二十四人死亡、逾兩百人受傷,開羅已實施宵禁,以防衝突進一步擴大。這是埃及自二月前總統穆巴拉克被推翻後,國內爆發最嚴重的流血衝突。
科普特基督徒因不滿南部阿斯旺省一座教堂遭到疑似伊斯蘭教極端分子縱火襲擊,要求省長賽義德下台,又不滿當局未有遏止襲擊教堂活動,當天傍晚在首都開羅集會示威。
當成千上萬示威者遊行至尼羅河畔一家國營電視台附近時,遭千餘名軍警阻止,示威者向軍警投擲石塊和汽油彈,並攻擊及縱火焚燒軍車,一時間開羅市內火光衝天。
軍警則發射催淚彈及橡皮子彈試圖驅散示威群眾,有目擊者稱軍警向示威者開火,甚至有裝甲車衝撞示威者。
衝突導致至少二十四人死亡,傷者超過兩百人;當地媒體報導,示威者與軍警互有死傷。
另外,武裝部隊最高委員會決定於凌晨二時至七時,在開羅市中心解放廣場周邊和市區一些主幹道實行宵禁。
埃及將在十一月二十八日舉行穆巴拉克下台以來的首次國會選舉,這場衝突使得國會選舉投下了陰影。這場衝突也加深運動人士對軍方的失望,許多埃及民眾懷疑軍方即使交出政權仍會在幕後操控大權。軍方已駁斥這項說法。
總理謝拉夫當天凌晨視察了軍民衝突現場後發表講話,呼籲國內的穆斯林和占少數的基督徒不要受到煽動,因為這把火將會延燒到每個人。
他表示,已召開內閣部長委員會會議,要求民眾團結起來,抵制試圖破壞國家穩定、挑起各教派民眾、軍隊和人民對立的國家敵人。埃及內閣並於十日召開緊急會議對當前局勢進行磋商。
不過,基督教徒和穆斯林活躍分子表示,周日的暴力並非宗派衝突,而是針對軍警處理抗議活動的手法。
埃及全國八千萬人口,大部分人信奉伊斯蘭教,當中只有百分之十人口是基督徒,雙方過去發生過多次衝突。
政治觀察家指出,在過去這幾個月中,埃及的政治及安全不穩定,使得境內原本就存在的宗教衝突更加沸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