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領華爾街能否成氣候 待觀察

 |2011.10.11
896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老牌社會運動者認為,紐約興起並擴展到全國的「占領華爾街」運動,是對企業貪婪和經濟疲軟的強烈抗議,但最終能否改變政治氣候,仍有待進一步觀察。

曾與馬丁路德.金恩在民權運動中肩並肩、擔任過亞特蘭大市長和駐聯合國大使的楊格說:「宣洩情緒與運動不同,差別在組織與主張上。他們只是在宣洩情緒。」

「占領華爾街」傳遞的主要訊息,是經濟疲軟、就業停滯和醫療費高漲導致百分之九十九的人每天生活艱辛,而控制大部分經濟財富的百分之一的人,卻仍繼續繁榮奢侈。

工會與學生的捲入,使抗議蒙上了政治與合法的色彩。歐巴馬總統說﹕「抗議表達了美國人的挫折感,道出他們對金融體系運作感到無奈的心聲。」有的共和黨人說,占領華爾街運動是階級鬥爭。

抗議受到知識界和社會運動資深人士的關注。民權牧師夏普頓準備十日發表全國廣播演說,他說「該項運動宗旨是喚起各階層民眾對經濟不平等的不滿」,他認為,有必要強調經濟困境給非洲裔和拉美裔造成的窘迫。

曾是金恩助手的資深民權運動領袖傑克森(Jesse Jackson)說:「抗議表達的不滿既有效也有用,他們有權要求重建經濟。」他認為,抗議如果繼續保持組織嚴謹、重點突出和非暴力的特點,就將形成強有力的運動,使抗議者的部分痛苦變為投票動力。

布魯克林學院政治學教授奈斯說,歷史上有許多社會運動,最終都未形成可構成持久變革的政治勢力,如要求結束失業和重視就業不公的大規模勞工抗議。

他在比較了此次抗議和主張小政府、低稅收的茶黨運動之後說,兩者都使民眾產生對經濟體制的焦慮,「都在向勞工階層傳遞資訊,茶黨和占領華爾街都表示要變革。但是,問題的根源何在?」

美國共和黨總統參選人則稱抗議為「發動階級鬥爭」、「美國人對付美國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