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弘福寺接引少數民族

慧是 |2011.10.08
1329觀看次
字級

●在大陸境內,要找到一處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的地方,就非「貴州」莫屬了。貴州北有重慶、左有雲南、右有湖南、南有廣西。

陸路交通超顛簸

貴州也是多元民族的發源地,乃漢族、苗族、黎族、水族、白族、布依族、土家族等少數民族世居的區域。在唐宋朝時期,貴州稱為「矩州」,始於元朝才開始建城,至明朝時方才稱為「貴陽」。

如今從江蘇省坐內陸班機到貴陽市,需要經過湖南武昌轉機,如果計畫開車到貴陽市,則至少需要十六個小時,除了開車的技術要「給力」之外,坐在車上的伙伴,也應該給予熱烈的掌聲,因為「坐功」肯定也要是一流,才能忍受一路的顛簸。

晉山儀式邀教界

而我之所以有此因緣到貴陽巿弘福寺,緣起為參加第十六屆新任住持心照和尚晉山儀式。在臨濟禪宗道場裡,凡新任住持晉山,都會廣邀教界友寺住持、各界社會團體一同見證儀式,兼而讓教界彼此有相互認識和交流的機會。

弘福寺坐落在貴陽巿西北的黔靈山上,位於黔靈公園中心,山高有一三九六公尺,距離巿中心約一點五公里。如果體力好的人,可以徒步登上盤山古道,途中還會經過野生動物園,全徑有三八三個台階,沿路上可以欣賞「古佛洞」、「正法眼藏」等摩崖石刻。

登山參訪弘福寺

選擇徒步登山,其實不會感覺孤單,因為這條山徑每天清晨有很多登山客,正當你走得氣喘如牛時,不妨試著放慢腳步,心情也會立即放鬆下來,原來,走路會讓人心情漸漸平靜,復雜的思緒得以慢慢的梳理,說不準還會增長智慧呢!

來到弘福寺的頭山門,已看見排列整齊的椅子,整場形勢如一半月彎,應該是為拍攝團體照而準備的。遠見牌樓最上方「弘福寺」三個字,是由已故的中國佛教會長趙樸老所撰寫,一筆字圓氣正,成為頭山門牌樓上最亮眼的焦點。

寺史悠長三百年

弘福寺的山門不大,但似乎深鎖著,彷彿等著恭迎新住持、歡迎賀客隊伍,才會正式的開啟,我隨著知客法師的帶領及精心的解說,自己不由得開始聞聲遙想,漸漸走入弘福寺當年開山的情境中。

弘福寺建寺至今已有三百多年,是十方叢林,早年稱為「宏福寺」。走進小巧的山門後,會突然發現弘福寺的整體建築,有別於一般的叢林道場,呈現出朱牆碧瓦的色系,尤其在建築屋簷上,更是呈現出多元的造形效果,有的裝飾著寶塔、有的安放著祥龍,也有的是擺放著鳳凰的裝飾,而彩繪鮮艷的梁柱,巧妙結合少數民族的色彩,整體效果真令人大開眼界。

赤松和尚開基祖

雖然有多元的屋簷,但是在整體的中軸線上的主建築布局,還是以前殿、中殿、大殿為主幹線,只有部分殿堂的布置格局屬於開放式的,供奉的佛像則以玻璃框上,以防潮氣侵蝕彩繪的佛像。

據開山石碑上的文字記載,弘福寺的開山祖師赤松和尚,俗姓韓,法名道領,赤松乃其字。生於明崇禎七年,祖先自浙江遷至湖南再徙至四川,明末隨著父親逃避戰亂而來到貴州。

眾官員親臨聽法

赤祖六歲時喪父,家道開始中落,由母及兄長撫養,八歲時過戶給杜氏夫婦做養子,十五歲出走至深山,結茅為庵,修習苦行,過著草衣木食的日子,赤祖一心一意尋師訪道,精進的參禪見性,甚至閉關修行。

經過養深積厚的禪法和紮實的佛學基礎,讓赤祖的法筵大開,以至貴州的督、撫、司皆是親臨聽法,一時傳為當地佳話。

發願開山度眾生

時至清康熙十一年,赤祖行腳遊盡貴陽市境內所有山峰,只見黔靈山上有青翠松竹茂密,山仞萬峰,層層環繞,而在群山的中心處特別有一處平坦開闊的平地,應該是理想合適的供佛道場,於是立志發願開山建寺以廣度有情眾生。

在四眾弟子的大力發心護持下,弘福寺的寺院規模才慢慢成形,並謹依照傳統佛教叢林的制度,設兩序大眾、立道場清規、續宗門法派、傳菩薩戒會的弘揚正法,時至清康熙四十年,弘福寺才榮升為貴州的首剎,號稱黔南第一山。

人間佛教為賀禮

在知客法師的引導下巡禮參訪後,在客堂上與新任住持心照和尚暢談,我送上由常住贈送給弘福寺的一套精裝的《人間佛教系列》,是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大師所撰寫,贈給新任住持做為賀禮。

「恭喜大和尚陞座住持正法,如今二十一世紀是宏揚『人間佛教』的大好時機,這套人間佛教系列內容非常實用,是家師多年弘法的文稿再集,希望能夠給大和尚在未來弘法上加分。」而大和尚對人間佛教的尊崇和景仰,從他對這套書的喜愛可以感受的出來。

漫步塔林葉婆娑

典禮結束後,與會大眾旋即離去,我選擇獨自一個人徒步在此古剎漫走,不知不覺走到後山的「塔林」,發現各塔塔身的造型各異,然而樹林長得比塔身更高,仰望樹林時自然婆娑搖曳,有一種原音的純粹。而在塔林之間的小徑上,鋪滿細細白色的碎石礫,形成獨享古塔、樹林、落葉之中交織成畫,讓每一位來訪者可以漫步其中,享受分外清涼和舒適。

貴州雖地處在內地西南部,除了有自然好山好水,難得的是有歷代祖師立志發心在這裡弘揚正法,讓我想起星雲大師曾經說過:一位真正的人間禪者,應該要有頭頂著青天,雙腳務實的踩在大地,眼晴看著苦難的芸芸眾生,心裡立下無盡的大願。

心明意解身自然

原來正法不是只在莊嚴的寺院道場裡,或是隱藏在三藏十二部的浩瀚經典,應該是在芸芸眾生渴望有佛法滋潤、有佛法教化受用的地方!

走在塔林中,發現自己心頭上多了一份對佛法的篤定,對祖師們無私的奉獻更加的尊崇!自己心明意解之間,頓時備感身心自在,踏在赤松和尚艱辛闢開的古徑上,我踏著堅定有勁的步伐沿著山路走下山去!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