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問卷-- 受戒 讓心真正自由

 |2011.10.05
814觀看次
字級

問:受菩薩戒時,其中有一條戒是「不可蓄養畜獸」,但是我受戒前,在未知因果的情況下,養了一隻貓和兩隻小鳥,請問該怎麼處理?另外有一條「飲酒戒」,是否也包含中藥浸泡而成的補藥酒?我每天只喝一點點,也算犯戒嗎?另外,菜餚用酒調出味道,吃了是否也是犯戒?

福報禪師答:許多人在受戒前,都懷著戒慎恐懼的心,深怕受束縛或造成生活上的不方便,而裹足不前。其實星雲大師曾說「受戒正是讓心真正自由」,因為在不違反基本人道精神的原則下,誰都可以活得心安理得、毫無負擔。可以說,戒律的根本精神,是以得到清淨、解脫為目標。

「不蓄養動物戒」重點是在警愓修行人,要破除我執、我愛。無論是執著於我的寵物小狗、我的寵物小貓,或是執著於口腹之欲而圈養雞鴨牛羊等,都是修行者不該生起的分別心,尤其為了口腹之慾而畜養的動物,從養牠們的那一天起,就日日在培養殺心,這是很要不得的。

菩薩利益眾生,以「無緣能大慈,同體能大悲」為修心的要點,對於受戒前已養的動物,不可棄養,甚至對於流浪的動物也應有愛護之心,請你保持平常心即可。別忘了,菩薩戒的根本之一是「饒益眾生戒」,對於家中養的動物,平時可和牠講說佛法,讓牠們薰習佛法、破除愚癡。

至於「不飲酒戒」,可說是根本戒。因為酒精可令人迷失心志,進而侵犯他人的安全、甚至為害他人的生命,所以被列為根本戒。由此擴大論之,不只是酒,舉凡對人的理智會造成影響,如:毒品,也在此戒的範圍之內。

事情皆有一體兩面,譬如劇毒的砒霜,也有它在中醫藥理上的療效。若是為了治病,不得已必須摻入少量的酒,或是為了口腹之欲以酒調理,只能說守戒不夠清淨,以酒入藥要有懺悔的心,而非以為這樣是正確的。為療病以酒入藥還情有可原,至於菜餚則可不必,因為貪味正是受戒之人須注意並修改的習氣。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