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八成關節炎患者不動,久而久之易有肥胖症,引發動脈硬化或長期併發症。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提出「運動一二三」口訣,每一天看兩小時電視時,做三十分鐘運動,養成習慣。
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秘書長陳怡行表示,英國老化研究單位最新調查顯示,運動對關節炎患者有很大幫助,關節與肌肉的伸展及肌力的增加都可緩解疼痛。美國關節炎基金會呼籲,關節炎患者應養成每天至少運動三十分鐘以上。
陳怡行說,「伸展操包括頸、肩、上肢、下肢的伸展與肌力,口訣是關節炎患者可在每一天,看兩小時電視節目時,做三十分鐘運動」。
她說,關節發炎時若不常動,關節很容易僵直,關節活動度與功能將會變差,關節周邊肌肉力量也會逐漸消失,體適能也易變差,進而會造成身體脂肪增加,不只容易肥胖,脂肪組織也會釋放許多發炎物質,造成動脈慢性阻塞發炎,甚至動脈硬化,也會有併發症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