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3座複製石窟 上海亮相

觀珩 |2011.09.29
800觀看次
字級

【人間社記者觀珩綜合報導】第十三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將於十月十八日至十一月十八日登場,其中,由中國敦煌研究院、甘肅省人民政府、上海市人民政府聯合舉辦的「敦煌韻、絲路情—敦煌藝術展」,將於十月二十五至十一月十八日在上海世博會紀念館舉辦,這不僅是國際藝術節甘肅文化周的重要項目,也是具體展現世界現存最大佛教藝術寶庫。

主辦單位表示,此次在上海舉辦的敦煌藝術展,除展出三個精美原樣複製的洞窟、十尊彩塑複製品、三十幅壁畫臨本、十件敦煌藏經洞出土文獻真跡之外,屆時還有包括大型樂舞劇《敦煌韻》、音樂劇《花兒與少年》與《西部風情》、文化講座等活動。

位於甘肅省敦煌市鳴沙山東麓斷崖上、被譽為「東方羅浮宮」的敦煌石窟,包括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榆林窟、東千佛洞及肅北蒙古族自治縣五個廟石窟等,都屬於不可移動的文物。莫高窟創建於前秦建元二年(西元三六六年),經歷代增鑿,至唐代已有逾千窟龕,現存洞窟近五百個、彩塑二千四百多尊、壁畫四萬五千平方公尺,描繪有佛像和佛經故事、佛教史跡、神話等題材,構圖精美,栩栩如生。

臨摹複製敦煌石窟的工程,極其浩繁而且精細,一般每個石窟的整窟複製臨摹需時四年,從一九五○年代至今,敦煌研究院僅成功複製了十餘個洞窟。

此次展出的三個臨摹石窟分別為:莫高窟盛唐第四十五窟、莫高窟中唐第一百五十八窟、榆林窟西夏第二十九窟。其中,鎮展之寶當屬按照五分之四比例複製的第一百五十八窟巨型涅槃臥佛,長逾三十公尺,兼具神秘祥和之美。

同樣罕見的是出自敦煌藏經洞的文獻真跡。此次展出的《三國志‧步騭傳》殘卷,據考證為西元四世紀東晉時期的抄本,是現存為數不多的早期寫本之一。

另一件珍貴文物是北宋乾德二年(西元九六四年)手書《酒帳單》,原件割裂為二,前部分藏敦煌研究院,後部分是日本青山慶示捐贈。一九九七年,青山家族將珍藏的藏經洞文獻捐贈給敦煌研究院,使兩卷殘卷合璧,是敦煌文獻回歸故里的創舉。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