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和醫療的故事】 來追思會的人會太少嗎?

周希誠 |2011.09.28
921觀看次
字級

「更何況,這個時候是小輪,最需要妳為她做最多的時候,而且,我們都會幫助妳的。」

秀娟這時才慢慢地說:

「其實我大概算過,也許只有三、四十個,再加上一、二十個親友……。」

我跟秀娟沉默一陣子以後,秀娟說:

「這樣算起來,當天來參加小輪追思會的人,會不會太少啊?」

聽到秀娟說完這句話,我心裡頭疑惑的想著,莫非秀娟希望,愈多人來參加小輪的追思會愈好?但這到底又是為什麼呢?

「不過,聽學校樂隊老師說,他很努力的在請樂團同學的父母親,幫忙簽下切結書,好讓同學們都能來參加小輪的追思會。」

「很好,可見你們家小輪,在學校很得人疼喔,所以妳不要怕打電話邀老師多多幫忙,時間緊迫。」我鼓勵秀娟。

於是在大家的努力下,追思會當天來了大約兩百位小輪最親密的親朋好友,包括校長還有老師。小輪生前參加學校樂隊的指導老師,還特別租借一台遊覽車,載著幾十位小輪同期、以及前後輩樂隊的同學,一起在追思會演奏三首小輪生前最愛的曲子,最讓人感覺溫暖的是,還特別在樂隊中,留了一個空位給小輪。

追思會結束後,來賓們陸續在小輪甜美的遺照前獻上一朵小花,有時候,秀娟看到來賓太悲傷時,尤其是那些小輪的好朋友(也是十幾歲),還會給予擁抱安慰,讓彼此感受到支持的力量。

隔天,小輪生前的安寧居家護理師小英跟我說:

「還好當時秀娟堅持,要替小輪辦一場追思會。因為我看到大家的悲傷,好像在昨天都得到釋放,也得到一定的療癒。」

「嗯,秀娟在追思會上,由於再一次感受到小輪曾經參與過、熱愛過的生活,就等於再一次加強了與小輪的心靈連結。」

「對啊,透過大家傳達出來的強烈思念情感,正好就是秀娟這位才剛痛失愛女的母親,所最需要的力量。」

「嗯,看來我們假如有空,就應該安排出時間,多去參加親朋好友的追思會或告別式,讓喪親者了解,往生者其實還活在大家的心中,這樣才可以讓彼此,得到溫暖的療癒力量。」(下)

(作者為醫學博士、中山醫大附設醫院緩和病房主任 周希誠)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