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輪的父親是我的病人,多年前因癌症過世。兩年前,小輪因癌症末期,也成為我的病人。我跟小輪一家人是多年好友。在小輪過世當天,我接到小輪母親秀娟打來電話告知後,隨即又接到她傳來的簡訊:
「小輪已經移民去天堂,跟她的爸爸相聚了。」
一星期後,秀娟告訴我:
「小輪的祖父與祖母並不贊成,為她做身後的告別式。」
「很多老人家,都有這樣的想法,不過,妳打算怎麼辦?」
「小輪生前很重視學校的老師,以及一起長大的小朋友,尤其是樂隊的同學。可是,聽說同學的家長,很擔心讓自家的小孩,來殯儀館參加小輪的告別式,怕小孩心裡會留下不良陰影。」
「嗯,不但自己的阿公、阿嬤反對告別式的舉行,連同學的父母親,也有反對的聲浪……,生死大事,真的很難為……。」
「我想,既然不要告別式,那─,是否可在殯儀館,辦追思會呢?」秀娟小聲說出,小小的心願。
「我想想看……。」
隔天我跟秀娟建議:
「或許我們不要在殯儀館舉辦告別式,以免讓有些心懷忌諱的人,不敢來參加,或禁止小孩來參加。我的朋友說,教堂做禮拜的地方,可以借給小輪做為追思會場地,這樣應該不會有禁忌了,因為教堂是現代許多年輕人結婚、拍婚紗最愛去的地方。」
雖然小輪生前,並不是基督徒,但秀娟在實際看過教堂的場地後,馬上決定將追思會改在教堂舉行。
「妳預計大約多少人會來?」我問。
「一百五十到兩百人吧。」秀娟回答。
追思會前三天,我問秀娟:
「當天將有多少人,會來參加呢?」
「其實我並不清楚。」
「什麼?妳不清楚?」我心裡頭想,只有妳才知道小輪最希望誰來參加她的追思會呀?
「我─,是一個剛剛痛失愛女的媽媽,總不能到處打電話,邀請人來參加追思會吧?」
「?」我臉上雖然短暫劃過三條線,但馬上回神過來:
「秀娟,我知道妳心裡的矛盾,雖然這種事情很無奈,但因為妳知道妳女兒,還有妳,其實最在乎的,是這些親朋好友;妳其實不在乎別人說什麼風涼話,不是嗎?」(上)
(作者為醫學博士、中山醫大附設醫院緩和病房主任 周希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