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網路發聲平台多,但發言品質往往流於謾罵,台大設置一個類似臉書,但只對台大學生開放的「新生網路書院」社群網站,學生登入平台發言,必須具名,增加學生對網路倫理的認識。
台大過去設立全台最大的BBS批踢踢後,再設置「新生網路書院」web2.0社群網站,捐贈平台的校友美商弘道總裁陳丕宏表示,網站整合部落格、多媒體等功能,使用介面類似臉書和微博,提供台大學生上雲端討論學習課程、社團活動及校務。
「新生網路書院」網站站長台大資工所學生俞冠廷說,網站具封閉性,登入要有學校帳號,學生發言也須具名,因此,每人都有負擔自己言論的責任。若有人說髒話或發布攻擊性言論,他會和網站其餘負責人及老師開會決議是否刪除,若情節重大,不排除禁用。
但網路一旦具名,恐造成學生「有話不敢說」,台大學務長馮燕表示,學校不會主動監督學生在網路新生書院的言論,系統也由學生團隊管理,校方不會主動介入,只是希望學生發言前三思,藉以養成良好的網路倫理。
網站目前開放全體大一新生和各社團負責人試用,八月底啟用至今,已有二千多名新生註冊、近七十個社團加入。高爾夫球社社長廖宜鼎說,八月加入至今,覺得網站只對校內學生開放的好處是,「不會有廢話,都是針對活動內容和課程討論。」但即時性沒有臉書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