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媒體出現不少細故傷人,甚至殺人的社會新聞,像是在急診室不耐等候毆打醫生,插隊被阻就出手傷人,等不到女朋友的電話就砍殺女朋友等,甚至脾氣差、動不動就發飆的小皇帝、小霸王也愈來愈多。
不少人感嘆人心不古,指責犯案人是惡魔,應該嚴懲,然而,從社會學角度來看,「細故殺人」是因現代人耐性變差了、脾氣變壞了,因此容易就因微不足道的小事,成了暴力罪犯。
據《暴走老人》作者藤原智美研究發現,現代人耐心和脾氣會變差,是因現代社會變得太過便利與快速,人們失去了鍛鍊「等待」與「忍耐」性格的機會,例如,人們從家用電話改為個人手機後,再也無法忍耐等候電話,也無法忍耐找不到人,奪命連環叩的人變多了,於是因不耐煩而生氣的機會也增加了。
其他像網際網路崛起、速食文明氾濫、用過即丟的一次性商品大增、3C家電普及、資本主義社會追求時間效率等,加上個人主義興起,都讓人變得愈來愈無法承受等待與忍耐,什麼事都要以最有效率方式完成,等待與留白逐漸讓人不耐煩、有壓力。
人類從過去文明不便利,習慣生活處於等待的狀況,轉變成因過於便利而不想等待,所有的等待都是被迫,結果是現代人愈來愈沒耐性,任何事(即便是日常生活例行事務、和情人見面等)都無法承受等待,於是無法控制的大腦與生理情緒的暴走,很容易因細故、擦槍走火而傷人。
這也是為什麼事件發生後,許多犯案人的家長或親朋好友都會說「孩子很乖」、「平常看起來很正常,人很好」、「沒辦法相信」。
想要減少細故傷人的社會事件,必須從孩子在年幼時,就讓他們有機會學習忍耐、等候,不讓效率至上的時間表,及過於便利的現代文明,全面入侵日常生活,奪走人類性格中的忍耐與等候的美德。
ROY(台北市/社會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