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十一記賈島羈旅長安,騎驢吟詠,忽見秋風狂掃黃葉而靈光乍現,脫口吟出「落葉滿長安」,但其對句卻苦思不得,竟不覺唐突京兆尹劉棲楚而遭繫。還有一次遇武宗於定水精舍,不慎冒犯龍顏,武宗於是授他一官,謫往四川任長江縣尉。
類似的情節,在後蜀何光遠《鑑戒錄》卷八是說賈島騎驢洛陽,吟得「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因不辨「敲」或「推」哪字好,在專注凝思中衝撞京兆尹韓愈車隊,韓愈聽聞他的解釋,便為他裁斷:「作敲字佳矣。」後來他寄跡法乾寺,宣宗微服出行,取其詩卷觀覽,賈島攘臂睨奪之,宣宗因而命他為長江主簿。
賈島遭際還真奇特!他的苦吟逸事在晚唐已流傳極廣,安錡〈題賈島墓〉即說:「騎驢衝大尹,奪卷忤宣宗。」但是上述內容,其實大有問題。
賈島有詩〈寄劉棲楚〉,顯然與劉友好,豈會遭繫?莫非剛巧同姓名的兩人都和他有緣?
又史載賈島卒於武宗會昌三年(八四三),他那小小官銜是文宗時已派命,而且武宗素不奉佛,日僧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三曾載會昌元年正月四日「國忌,奉為先皇帝(指文宗),敕於薦福寺令行香,請一千僧。」這也只是援例辦理,隔了三天,圓仁記:「七日,今天子幸太清宮齋。」顯見武宗好道,又豈會無故前往佛寺「定水精舍」,而巧遇賈島?
韓愈於憲宗元和六年(八一一)在洛陽結識賈島,時任河南令,他勸出家為僧,法號無本的賈島還俗應舉;而京兆尹是首都長安的長官,韓愈死前一年(八二三)才轉任此職,他根本不可能到這時才與賈島相識。至於在武宗滅佛後恢復佛教的宣宗,即位時,賈島早去世了!
筆記小說總愛添加想像,以訛傳訛,清代王夫之《薑齋詩話》卷二誤信「推敲」故事,責罵賈島「妄想揣摩,如說他人夢!」事實上從賈島詩題〈題李凝幽居〉,即知他是訪友,「僧敲月下門」的「僧」是賈島自己,他在月升鳥宿時來到隱士李凝的家,叩門而入本人情之常,何來妄想揣摩?又隱者的家門定是柴扉,在靜謐夜晚不論推或敲,都會發出聲響,所以無關哪一字比較響亮比較佳,一切皆依當時情境用字遣詞。
賈島的詩,晚唐有不少追隨者。姚合〈過無可僧院〉云:「月下門方掩,林中寺更遙。」無可是賈島堂弟,同樣出家,姚合則如賈島一般,在月下尋訪故人;齊己〈過陳陶處士舊居〉云:「夜過秋竹寺,醉打老僧門。」這是齊己來到仙逝的陳陶舊居,想起他狂狷不羈,醉酒搥打僧門的行徑。
不論敲門、掩門、打門,其中傳神寫照,何嘗不似王夫之所說:「因情因景,自然靈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