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陳昱臻大樹報導】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昨天與佛館培訓班學員談「佛館八塔之『六度塔』」,說明「六度」是六個得度的法門。
「布施」是容易還是困難?星雲大師表示,布施的困難是難在於「給別人」,應想:「布施是『給自己』的。」就比較容易布施了。布施如同播種,田裡不播種怎麼能收成,不「施」怎麼會有「得」呢?「布施」表面上看似給人,實際上獲益的卻是自己。但,布施也有條件,要不自苦、不自惱、不自悔。
持戒,看起來是束縛的,實際上是自由的。受持「五戒」是做人的根本,戒殺生而護生、戒偷盜而布施、戒邪淫而尊重、戒妄語而誠實、戒毒品而有智慧。當有人侵犯我們的時候,我們必定很痛苦,將心比心,別人當然也不希望有人侵犯他,這種不敢侵犯的不忍人之心就是「戒」;受持五戒,不僅自己幸福快樂,還能得到尊重與自由,社會也會多了一份安寧與祥和。
忍辱,看起來是吃虧的,實際上是受益的。「忍」是認識、是智慧,有力的人才會忍,有「慧」的人才能忍,忍一時氣風平浪靜,退一步想海闊天空。「忍」有生忍、法忍、無生法忍。「生忍」,是在人間生存必須醞釀的耐力,具足面對生活的勇氣;「法忍」,是轉變思想心境,體證佛法所產生的智慧,具備斬除煩惱的力量;「無生法忍」,是隨緣隨處能洞察一切事物本不生滅的境界,在在處處皆為自由自在的極樂世界。
星雲大師勉勵培訓班學員,「成績留在世間,智慧留在世間,功德留給自己,發心回歸自己。」要看準人生不要三心二意,一箭射出就中紅心。在佛陀紀念館工作要發心,發心到佛陀紀念館播種,發心到佛陀紀念館耕耘,把歡喜、智慧布施給人。「給人利用」也是一種結緣,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在佛陀紀念館就是最好的結緣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