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昔襁褓時,嘗啜老牛乳,
年長食稻梁,賴爾耕作苦,

念此養育恩,何忍相忘汝,
西方之學者,倡人道主義,
不啖老牛肉,淡泊樂蔬食,
卓哉此美風,可以昭百世。
——弘一法師詩
西方人道主義者提倡不啖老牛肉,淡泊樂蔬食,中國儒道釋三家思想早已提醒世人以「仁」、「愛」及「慈悲」對待萬物,西方只是發揚中國傳統思想而已。中國人不啖老牛肉,是對辛勤一生的牛知恩圖報,並相信屠牛及食牛會有報應。
唐呂純陽的〈戒食牛歌〉言:君不見牛耕土,曳步前奔用力努。又不見日當午,血汗通身涎沫吐。世間畜類多,無如他報主。可恨貪財農,心狠如狼虎。見他精力衰,賣與人烹煮。割下頭,剖開肚,血塗鐘,皮鞔鼓,骨銼簪,肉作脯。當日耕田難不難?今日粉身苦不苦?冤魂泣訴閻羅王,閻羅悲憫不能語。但說宰牛夫,受罪在地府。或丟劍樹叢,或擲刀山塢。或灌滾銅汁,或烙紅鐵柱。永劫不翻身,翻身世變汝。又有食牛人,不聽人勸阻。勸之起爭端,阻之笑迂腐。怕說牛有功,強說牛能補。一任罪通天,不知何肺腑?誰知一食牛,立刻天人怒。縱有好心腸,此條登惡簿。陰註禍來侵,暗折福無數。貧夭逮兒孫,甚至滅門戶。吁嗟乎,牛代人耕誰不睹,殺而食之喪心伍。我今降乩普告人,戒此方堪對佛祖。
呂純陽勸人疼牛、惜牛、勿殺牛。現代人吃的牛已非昔時耕牛,但同樣是活生生、有情識、能感受痛苦的肉身,怎忍心殺牠、吃牠。若強者就能吃弱者,那和獅子、老虎吃人意思不是一樣麼?人類不樂於被猛獸吃,牛也不樂意被人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