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香港《星島日報》報導,中國大陸在嚴厲打房措施下,包括北京、上海、廣州等地的房價和成交量都出現下滑,北京郊區甚至出現降價近半情況。
報導說,九、十月是大陸傳統房市旺季,但第一周就遭遇「冷鋒」,部分房地產中小企業已轉向投資礦產,今年房市「金九銀十」恐難再現。
報導引述中國指數研究院的資料顯示,八月二十九日至九月四日,北京、廣州、重慶、成都、南京、上海的房市成交量,比去年同期下降幅度都超過三成,僅武漢、天津上揚。不但如此,房價也不再堅挺。例如曾被投資客熱炒的北京郊區通州,去年初號稱「漲價急先鋒」,如今已搶先降價。二○○九年推出的「地王級」建案「潤楓領尚」,最高售價曾接近每平方公尺人民幣三萬元(約新台幣十三萬五千元),但近日最低售價已降至每平方公尺人民幣一萬三千元。
而且,降價風潮正從北京郊區向市內蔓延。鏈家地產的市場報告顯示,北京二環、三環部分商圈的中古屋都出現降價,西直門、和平里商圈的部分中古屋總價甚至回落二十萬元。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金融發展室主任易憲容指出,在信貸政策的限制下,大陸以投機炒作為主導的房地產市場,已經開始逐漸轉向消費型住房市場。
《人民日報》海外版則說,「北京房價這回看來要『真摔』了。」
北京大學教授陳國強認為,房價快速上漲的趨勢已被有效遏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