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忠賢台北報導】奢侈稅上路後,民眾買房壓力減輕了嗎?內政部營建署昨天公布第二季住宅需求動向調查,整體調查地區房價所得比為九倍,其中台北市更高達十六點二倍,兩者均創下新高。學者指出,受奢侈稅實施還未發酵、優惠住宅房貸方案等政策影響,市場呈現「價漲量縮」,預估第三、四季房價將漸修正。
調查顯示,綜合房價趨勢分數一百一十四分,比上季增加六分;整體購屋總價為一千零四十三萬元、每坪二十四萬元,台北市為二千七百七十八萬元、每坪五十七萬元,更創下有史以來的新高紀錄;房價所得比分別為九倍、十六點二倍,雙創新高,第一季各為八點二倍、十三點二倍;整體貸款負擔率為百分之三十四、百分之四十,與第一季接近。
調查指出,其中整體購屋總價破千萬、台北市總價及每坪單價均創調查以來新高,但貸款負擔率未創新高,政大地政系特聘教授張金鶚解釋,部分原因是銀行緊縮貸款成數發酵;而第二季面對奢侈稅實施課題,投資需求略有減少,且購屋者對第二季房價看法以持平為主,屬盤整格局。
對於這樣的調查結果,張金鶚指出,雖然政府實施奢侈稅要打房,但第二季的五月,政府提出優惠房貸,造成房價僵持,甚至提高,尤其是台北市豪宅產品更讓房價攀升。
張金鶚同時表示,第二季不僅買賣量衰退,登記數也衰退,衰退幅度愈來愈明顯;第三季價格已經開始疲軟,持續量縮,價格方面,雙北市已開始修正,雖然幅度很小,約百分之五,但第四季會再往下修正,到明年大選後,價格下滑波動會較明顯,目前購屋者更應審慎觀望市場,不宜躁進。
張金鶚特別指出,台北市這次在最高所得級距(月收入二十一萬元以上),過去約占百分之六,但這次達二成,進行調整後,房價所得比從十六點二倍調整為十五點二倍,但仍是新高,可見在台北市買房者的所得愈來愈高,過去調查未出現這個現象,也反映出市場上的產品大概只有「有錢人」才買得起,都是豪宅,中產階級產品其實不見了,所以造成房價所得比提高。
住宅需求動向是由內政部營建署委託「國土規劃及不動產資訊中心」,調查台北市、新北市、新竹縣市、台中市、台南市及高雄市各地區新購住宅的購屋價格與購屋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