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南台灣,正值颱風季節。在一次暴風雨的侵襲中,菩提路上,高大的鳳凰樹被攔腰折斷了,地上枝葉遍布,到處滿目瘡痍。大肆清理後,兩棵數十年的老樹,僅餘半截光禿禿的樹幹,立在那裡,原來青翠茂密的枝葉已不復見。
早齋過後,與同參排班經行,走在菩提路上,自然地多關心鳳凰樹兩眼。每日經過,它們總是光禿禿的老樣子。時間久了,專注跑香,也就忘記再探視了。
一個月後,跑香途中甩起雙手跨出腳步,走在清新的樹林下,一陣花香、樹葉香,忍不住深呼吸,讓身體攝取芬多精的營養。當不經意的眼睛往上一瞄,哦!看到了堅忍的生命力!一小叢綠葉子,在晨風中搖曳,它們活起來了,綠意上了鳳凰樹頭,真為它們歡喜喝采!
望著它們,腦海中呈現了鳳凰成蔭的美景,一下子發覺自己身手也隨之輕盈了起來。安心的邁開腳步行如風,想想!不禁笑了起來,山中不只人人充滿著生命力,連植物也如此。
禪門中,如「趙州八十猶行腳,只為心頭未悄然,及至歸來無一事,始知空費草鞋錢。」趙州雖然是八十高齡的老人家,但虛心求法的精力,令人起敬。年邁的百丈禪師,也秉持著「一日不做,一日不食」之精神,充分彰顯禪者的生命活力。歷代祖師平時的生活都是非常積極、務實,凡此風範不勝枚舉。
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說:「忙就是營養。」他覺得在「忙」中,有數不盡的樂趣;在「忙」中,有無限的喜悅;在「忙」中,能安身立命;在「忙」中,能多所體悟。「忙」是一種快樂的修行,「忙」才能發揮生命的力量。因此在他六十年的工作生涯中,每天的工作量可抵得過五個人,如此算來,大師的壽命就有三百歲了。
無情說法、有情示現,禪者的啟發與引導,讓我們從中去思惟,去體驗,其風範資養了眾生的菩提心苗,讓生命更加茁壯,並孕育出燦爛而美麗的般若之花。